居于香港海洋公园的大熊猫“盈盈”本月15日凌晨产下一对龙凤胎,至今已有差不多两周大,全城期盼可以尽快见到大熊猫宝宝。
海洋公园主席庞建贻接受本地媒体访问时表示,两姐弟健康情况总算稳定下来,而参考澳门2016年一对大熊猫双胞胎宝宝出生后隔半年才正式与公众见面,相信港产大熊猫不会少于此时间。换言之,最快明年2月中才有机会见到它们。
至于中央新赠港的两只大熊猫,庞建贻指,它们抵港后要隔离检疫及适应新环境,预计12月可与市民见面。他建议在一对大熊猫宝宝与公众见面前,市民及游客可先探访一对年轻大熊猫,庞建贻说:“新熊猫年轻活泼好动,动作一定比初生婴儿多,毕竟婴儿这么小,未必有很多时间给你看。”
庞建贻透露,一对龙凤胎健康情况总算稳定下来,并开始长出黑白毛色,当中姐姐体型轻微大过弟弟,而弟弟的黑毛特别浓密,开始有黑眼圈和黑耳朵,背部的黑色“小背心”特别明显。
庞建贻又预告,为免大量游客参观“吓亲”大熊猫,开放参观初期会限制人流,让大熊猫慢慢适应,但暂未决定是否采用预约制;且未来不会安排大熊猫与公众亲身接触,强调以动物福祉为先。他说,“盈盈”“乐乐”一家四口不会与新一对大熊猫同住,笑言只有网上直播才能见到6只大熊猫“同框”。
庞建贻表示,为满足公众对大熊猫宝宝的好奇心,早前在Instagram、小红书、抖音等开新专页,不时更新一对宝宝最新照片及短片,至今流量大增。
海洋公园27日于Instagram“香港大熊猫官方专页”再发布大熊猫宝宝的最新照片,从照片可见,它们的“黑眼圈”、耳部、手脚及“小背心”愈来愈明显。
网民纷纷留言大赞两姐弟非常可爱,“咁可爱得唔得㗎”、“两个都咁得意”;亦有网民觉得细佬“上色”快过家姐,“细佬好明显”、“细佬深色过家姐咁多嘅”;更有网民希望两姐弟尽快长大,“期待佢哋百厌周围走”、“超可爱,好快就会变成一只毛公仔咁”。
海洋公园未来数月会为4只熊猫征名,有网民表示可以直接叫“家姐”及“细佬”,很有亲切感,庞建贻说,叫法很熟悉,但总要有自己名字,希望市民帮它们想一个好名字。
由于大熊猫在两三岁后会独居,庞建贻说,筹建新馆需要时间,现时已开始为扩建大熊猫新馆研究选址,首先已故大熊猫“安安”“佳佳”的旧居“四川奇珍馆”正翻新,加装新攀爬架及植物,让新来港大熊猫入住;而“盈盈”“乐乐”一家四口现居于“大熊猫之旅”,未必适合施工翻新。
庞建贻透露,团队正构思大熊猫馆扩建方案,新馆会加入数字化及沉浸式体验、大熊猫大自然生活,以及宝宝成长历程等。至于在原址扩建或另觅地点,以及安排在山上或山下,都未有定案。
对于未来要养6只大熊猫,又要扩建场馆,海洋公园是否负担得起?庞建贻表示,公园暂时财政稳健,已还清商业借贷;至于两笔共54亿元政府借贷,早年通过重生方案的拨款时,已延至2028年起偿还。他说,疫情后入场人数及收入增加,现在有足够钱营运,财政方面暂时不用担心。
至于会否申请政府拨款扩建,庞建贻指会“双轨走路”,不排除探讨政府资助,亦会寻求商业合作,海洋公园董事局会同政府商讨。
另外,海洋公园另一要务是发展大熊猫经济,庞建贻说,现时会按每只大熊猫的性格,重新塑造其动物大使形象,已同不同制作单位及商业机构接洽,借着大熊猫IP,推出更多商品、餐饮、活动、商业及酒店等合作,相信会给海洋公园带来可观收入,亦会令整个香港经济有得益。
(原标题《港产熊猫宝宝何时与公众见面?答案来了↓》)
编辑 薛锦瑜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