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粤疆文化交流,长篇小说《归潮》分享会在喀什举行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通讯员 梁宝星
2024-08-27 21:5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一场以“丝路上的情怀与归心”为主题的长篇小说《归潮》交流分享会在新疆喀什举行。据悉,该活动由花城出版社与喀什新华书店联合举办,旨在促进粤疆文化交流,分享文学创作经验。《归潮》是一部华侨题材小说,在丝路上的出走与归来,是商贸往来,是文化自信,更是家国情怀与故土情结的体现。

花城出版社副社长刘永光,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陈崇正,喀什地区文联文化艺术创新研究会主席赵青阳,军旅作家董建成,新疆作家协会理事艾力·布拉丁,以及青年作家梁宝星等出席,共同探讨文学未来与丝路情怀。他们提到,小说深刻反映面向大海、面向东南亚的海上丝路情怀和海洋气息,与喀什这座城市的陆上丝路故事形成鲜明对比。

作为《归潮》的作者,陈崇正通过韩愈“潮之州,大海在其南”的诗句,详细描绘广东潮州的历史地理环境,以及百年来潮人到海外拼搏并不断回报家乡的感人故事。陈崇正分享他对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文化意义的见解并指出,潮州和喀什,都是文化多元的历史古城,相互映照和交流,在海风和尘沙之间更能看到独特的美学差异。

陈崇正介绍,在《归潮》中,林、陈两家在“风灾”后前往泰国暹罗,参与华文学校的开办和潮菜酒楼的运营,并私下协助开展抗日工作。随着林汉先客死他乡,林汉先的妻子林阿娥决心带着女儿林雨果去完成丈夫落叶归根的遗愿。《归潮》在陈崇正的个人创作中具有标志性意义,它不仅是对写作初心的回归,也是从想象性书写向现实主义书写的回归。

陈崇正还介绍当下“新南方写作”的概念,强调“新南方写作”不仅是地理上对“南方以南”的描述,更是一种文化和文学上的自觉。“新南方写作”是对新思考和新作品的呼唤,“新南方写作”的作家在创作中不断挑战自我,拓展艺术边界,创造出具有异质性的作品,这些作品通常具有鲜明的个性和辨识度,展现出一种生动且不可遏制的生命力。

记者了解到,《归潮》便是“新南方写作”的重要成果之一,为如何书写岭南文化的历史和当下提供样本。在两地作家对话交流中,赵青阳分享岭南文化与新疆文化的异同,并鼓励更多作家参与到喀什的文化交流中。董建成讲述自己的写作经历和创作挑战,艾力·布拉丁则分享他的诗歌创作和写作历程。陈崇正鼓励喀什青年作家努力创作,写出深刻反映喀什文化与历史的作品。

(花城出版社供图)

编辑 李斌 审读 匡彧 二审 桂桐 三审 邓辉林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通讯员 梁宝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