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符飞扬,逐梦青春。8月21-23日,经过历时3天的角逐,2024第二届弘扬中国作品深圳青少年钢琴邀请赛全国总决赛在深圳完美收官。该大赛的颁奖盛典暨评委会大奖评选音乐会于8月26日晚在深圳大剧院音乐厅举行,赢得满堂喝彩。参赛者通过热情洋溢的演奏,让民族音乐在钢琴上熠熠生辉。
据悉,本次赛事由星海音乐学院中国钢琴音乐研究中心指导,深圳市福田区钢琴艺术协会主办,并得到深圳市关爱办、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音乐艺术公益基金、广东省钢琴学会、深圳音乐家协会、深圳市爱乐室内乐协会的大力支持。
规格高阵容强,凸显专业性与权威性
首届弘扬中国作品深圳青少年钢琴邀请赛继去年成功举办之后,今年再度归来。该赛事立足深圳、面向全球,邀请国内多所音乐院校钢琴教育家及钢琴演奏家担任专家评审。旨在打造一场高水准、高规格、权威性的专业钢琴赛事。赛事筹备期间开展了多场中国作品主题专家讲座与音乐会。
相比于首届大赛,第二届弘扬中国作品深圳青少年钢琴邀请赛在突出弘扬中国作品的主题、名师领衔的基础之上,带来更强大的评委阵容,凸显出专业性与权威性。
著名钢琴家鲍蕙荞担任赛事名誉主席;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韦丹文担任赛事主席、艺术总指导;美国钢琴表演音乐艺术博士,星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教授黎颂文、星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主科教研室主任,施坦威艺术家冼劲松担任赛事艺术指导。他们与李健、田园、蒲方、吴晓娜、肖玫、李萍、徐洪、张奕明、吴纯、卢嘉等多所音乐院校钢琴教育家及钢琴演奏家携手带来最权威的评审,不仅为参赛选手带来精彩的点评,也增加了此次大赛的专业度与人文厚度。
本次赛事由施坦威钢琴助力选手完美发挥。北京银行深圳分行为赛事提供鼎力支持,高端场地让赛事体验获得各方“点赞”。为了给赛事增添更多美好瞬间,广东神州东达集团红旗品牌及乐领生活现场准备惊喜大礼包,以抽奖的形式送出心动与惊喜。
三天九场,颁奖典礼角逐评委会大奖
今年6月22-23日,第二届弘扬中国作品深圳青少年钢琴邀请赛(深圳赛区)成功举行。在为期2天的时间里,近千名参赛者共聚北京银行大厦,以中国作品为纽带,以钢琴为载体,奏响一场震撼心灵的音乐盛典。
8月21-23日,全国总决赛在深圳音乐厅拉开帷幕,连续3天紧锣密鼓的比赛更具看点。此次全国总决赛汇聚各分赛区二等奖(含二等奖)以上获奖选手,参赛的400余人来自全国各地的业余选手和各大音乐院校的专业选手。据介绍,专业组选手来自中央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深圳音乐学院;业余组选手来自北京、上海,湖北、湖南、广西、广东以及中国香港等省市和地区。九场精彩的赛事,吸引了络绎不绝的观众,带来一场钢琴艺术盛宴。
在当晚的颁奖盛典现场,除了有优秀选手的汇报演出之外,最终评选出中国作品独奏业余组评委会大奖、中国作品独奏教师组评委会大奖、中国作品独奏专业组评委会大奖三项大奖,展现出此次大赛的“含金量”成色十足。
展现中国风格作品的艺术魅力
在本届大赛中,参赛选手对中国钢琴风格的把握和钢琴技术方面都表现得可圈可点。他们表现出深厚的专业素养,纯熟自如的钢琴技巧,以及对中国作品的深层创意。
来自深圳浩淼钢琴艺术工作室,由王淼担任指导老师的左沛瑶获得中国作品独奏业余组评委会大奖。她今年14岁,已是第二次参赛。“演绎不同的中国风格作品需要不同的方式。所以,这次我选择了比较有创新的曲目《随想曲》,希望通过我的演奏让观众可以感受到中国风格的多元化。”
获得中国作品独奏教师组评委会大奖的陈济霖首次参赛。他表示非常喜欢此次演出。“通过此次大赛,让我了解到更多中国风格作品。在寻找曲目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中国作品不为人知,查阅的资料比较少,在演奏中需要融入自己的情感和理解。因此在创作中我能体验到钢琴家作为二度创作者的乐趣。”
由李思颖担任指导老师,来自星海音乐学院附中的黄子骞获得中国作品独奏专业组评委会大奖。他告诉记者,此次带来的曲目是《新疆随想曲》,这首地域性与民族性兼具的中国风格钢琴作品意境开阔,带有浓郁的新疆风情。因此他在练习中,不仅寻找跟新疆有关的艺术元素,也与指导老师交流,做到精益求精。“获奖给我很大的鼓励,我会带着这份认可,继续弹奏更多中国风格的钢琴曲。”
今年7岁的许翱博,从4岁半开始跟随李广义老师学琴。此次他带来了《南海小哨兵》。许翱博也跟记者分享了参赛心得。“在弹奏时,我了解到这首曲子背后的故事,也领悟了作品想要表达的意思。”
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大赛向社会传达出福田区钢琴艺术协会践行社会责任、推进音乐教育普及的决心和信念。此次大赛将为塑造中心城区文化新品牌,并积极推进钢琴艺术教育和高雅文化的普及,助力深圳打造“钢琴之城”。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刘彦 审读 匡彧 二审 桂桐 三审 邓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