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迎来建立44周年。回望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及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持下,深圳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深圳坚持以“感恩改革开放,回报全国人民”的特区担当,站在服务“两个大局”的高度,既舍得投入“重金”,也舍得派出“重兵”,服务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局。
从帕米尔高原到雪域藏南,从云贵高原到巴山蜀水,从革命老区到祖国边陲,深圳帮扶地区地域面积广、海拔落差大、距离跨度远、民族地区多。目前,深圳对口地区涉及9省(自治区、直辖市)106县(市、区),对口辖区面积达35万平方千米,是深圳辖区面积的175倍。
改革开放之城,以有力举措,汇聚强大力量,展现舍我其谁的深圳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累计投入财政协作资金超557亿元,实施协作项目5.1万个,推动对口地区的4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助力204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深圳牵头的粤桂协作国家考核实现“七连冠”,省内帮扶考核连续五年被省里评为“好”的最高等次,乡村振兴考核连续三年获得省“优秀”档次,2023年度广东省“百千万工程”考核中深圳位列全省首位获得“优秀”档次,深圳消费帮扶、粤桂协作等经验做法获得肯定。硕果累累,既体现深圳经济特区的责任担当,也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从倾情帮扶到合作共赢,深圳正探索一条条“双向奔赴”的新路,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正成为深圳激活自身发展、连接全国、联通全球的重要“节点”与“窗口”。
这是一条内生发展的新路
辐射带动、协作共赢。深圳正结合自身实际高质量推进“百千万工程”,同时促进全省乃至全国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合力奏好“协奏曲”、共绘“一张图”。
在中国北部的松花江北岸,昔日的荒滩地上崛起现代化产业新城,“深哈合作——新时代的伟大握手”,深哈产业园综合展览中心创意文化墙上,这几个镂空大字格外醒目。近期,“狮头鹅城—隆都”一期项目建成启用,既是澄海壮大县域经济的丰硕成果,也是深汕携手、共谋发展的有力见证。深圳市—河源市产业转移合作园区是地处河源国家高新区的“园中园”,有厂房在建,在新的企业忙着搬入,有配套设施正在完善,呈现出一生机勃勃的繁忙景象……
狮头鹅产业城
放眼全国,深圳帮扶协作“新高地”不断涌现,产业“飞地”等调研和协调工作持续推进——深圳乡村振兴干部深知,要把产业发展的经验带去更多的地方。这背后,是深圳成立的工作调研小组,赴上海、江苏、浙江、贵州等地开展专项调研、形成专题报告,才为园区共建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他们制定规划建设方案,在省内的汕头、河源、汕尾、潮州各自划定约1平方公里的范围作为启动区,成立园区管委会,负责园区规划建设,初步形成产业规划,并开展16场专项招商引资活动,推动40个重点项目落地。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广东省2023年度产业有序转移考核中,深圳—河源、深圳—汕尾两个市级帮扶协作关系考核等次为优秀。
帮扶协作过程中,深圳与对口地区的往来不仅“你呼”,还有“我应”。深圳同样推动合作平台在深落地运营。具体而言,则是支持对口地区通过设置园中园、建设孵化器等方式在深设立创新合作平台,在扶持当地企业科技创新的同时引导高端研发环节在深圳集聚。按照深圳市“20+8”产业集群布局,目前深圳已结合对口地区资源禀赋、产业特色等条件,支持对口地区来深建成创新合作平台13个。
这是一条链通湾区的新路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而深圳正激活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可能。深圳依托深圳技术、市场、标准、品牌、人才、开放等优势,强化对口地区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支持创建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并以圳品为纽带,打通链向湾区的新路。
今年6月,深圳市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调研报告院士咨询会在深圳召开,14位院士认为,深圳立足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这背后的底气,来源于深圳农业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
从农业科研平台上看,深圳打造高水平农业创新载体,协助建成院士工作站7家、生物育种创新载体17个,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家;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上看,“深两优5814”超级稻种植推广面积居全国第一,耐盐碱水稻在新疆等地推广种植面积超过50万亩,“转基因抗虫棉”累计推广9亿多亩;从农业装备上看,大疆农业无人机出口至100多个国家,作业面积超过61亿亩次,建成RCEP 农业贸易合作(深圳盐田)中心,智慧冷链云平台“进网上链”覆盖105个国家。
大疆农业无人机正在作业。图源:DJI大疆农业无人机官网
在前端,农业科技力量的注入,帮助对口地区的农业产能、耕地质量实现了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在后端,深圳以“圳品”为纽带,推动对口地区从生产初级农产品向品牌农产品转变,助力消费帮扶产品进入深圳和大湾区乃至更大的消费市场。
新疆海水稻丰收
如今,深圳市建成“菜篮子”基地206个,构建“圳品”标准体系500项,全国1603个产品成为“圳品”,在对口帮扶协作地区建成47家“深圳农场”,推出300款名特优新“百强好产品”,全市2023年采购帮扶产品123亿元……一头连起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一头连起城市舌尖上的幸福,深圳率先创建消费帮扶城市,不仅畅通农产品从帮扶地区田间地头到粤港澳大湾区百姓餐桌的通道,更夯实2000万人口超大城市农产品需求保障的“压舱石”。
这是一条联通全球的新路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深圳心系祖国边陲,扎根西部奏响新曲。深圳港集团全面主导运营喀什综保区,深圳-喀什、深圳-林芝实现直航,深圳国际仲裁院喀什分院落地运行……深圳持续巩固提升受援地教育、医疗、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发挥深圳科技、资本优势,支持当地清洁能源、旅游、种植养殖等产业发展。
深圳志系南北发展,共铸区域繁荣新篇。深圳推动与南宁共建产业合作区,两市已签订南宁园区建设框架协议,完善“123”体系规划编制,确定合作区选址约5平方公里。深圳与哈尔滨签署《打造深哈产业园合作战略升级框架协议》,推动深圳“20+8”产业集群与哈尔滨“4567”现代产业体系有效衔接、融合发展,华为“一总部双中心”等项目加速落地,深圳善行医疗、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院等75家企业落户园区,两市累计实施合作项目148个。
深哈产业园
深圳情系革命老区,同心续写振兴华章。自去年《深圳市与赣州市对口合作实施方案(2023—2027年)》印发以来,深圳与赣州共建产业园加快谋划推进、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深圳基地加快建设、深圳国际食品谷赣州产业园完成项目选址、赣深城际高速货运班列“融湾号”高效运行、比亚迪生产的6000多辆新能源汽车从深圳参与共建的赣州陆港出口……特区的经验和技术在老区得到了借鉴和应用,老区的产业正在焕发新的生机。
深圳为对口城市发展注入长效推力,同时为深圳企业“走出去”创造机遇。哈尔滨、河源、汕尾、南宁等7地8家深圳精品展销中心落地运营,近百家深圳知名品牌进驻,展销面积超2万平方米,销售金额超5亿元;深圳燃气、南方电网、华为数字能源等13家深圳企业和驻深央企走进帮扶协作地区,开展充换电设施规划建设工作,拟定规划建设实施清单;深圳农业科技金融“百县行”开展以来,已组织500余家深圳农业企业“组团式”到对口地区双向合作,已覆盖29个区(县),签署41份合作协议,推动24个项目落地。
深圳精品展销中心(南宁)
展望全球,位于南宁的共建产业合作区,搭建深企“走向东盟”桥头堡;位于哈尔滨的深哈产业园,辐射东北亚、连接“北大门”,位于喀什综合保税区的深喀产业园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深圳乡村振兴工作,正拓展出一条条跨越国门的“提速路”,助“深圳制造”走向全球。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陈晨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11
小梅沙畔,邂逅今日绝美落日 图为拍摄于9月11日,捕捉到深圳小梅沙的落日美景,那温暖的色调,将海、山、城都渲染得如梦如幻 。#读特小记者#
03:09
《好日子》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