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迎来建立44周年。回望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及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持下,深圳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深圳坚持以“感恩改革开放,回报全国人民”的特区担当,站在服务“两个大局”的高度,既舍得投入“重金”,也舍得派出“重兵”,服务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局。
从帕米尔高原到雪域藏南,从云贵高原到巴山蜀水,从革命老区到祖国边陲,深圳帮扶地区地域面积广、海拔落差大、距离跨度远、民族地区多。目前,深圳对口地区涉及9省(自治区、直辖市)106县(市、区),对口辖区面积达35万平方千米,是深圳辖区面积的175倍。
改革开放之城,以有力举措,汇聚强大力量,展现舍我其谁的深圳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累计投入财政协作资金超557亿元,实施协作项目5.1万个,推动对口地区的4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助力204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深圳牵头的粤桂协作国家考核实现“七连冠”,省内帮扶考核连续五年被省里评为“好”的最高等次,乡村振兴考核连续三年获得省“优秀”档次,2023年度广东省“百千万工程”考核中深圳位列全省首位获得“优秀”档次,深圳消费帮扶、粤桂协作等经验做法获得肯定。硕果累累,既体现深圳经济特区的责任担当,也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从倾情帮扶到合作共赢,深圳正探索一条条“双向奔赴”的新路,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正成为深圳激活自身发展、连接全国、联通全球的重要“节点”与“窗口”。
这是一条内生发展的新路
辐射带动、协作共赢。深圳正结合自身实际高质量推进“百千万工程”,同时促进全省乃至全国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合力奏好“协奏曲”、共绘“一张图”。
在中国北部的松花江北岸,昔日的荒滩地上崛起现代化产业新城,“深哈合作——新时代的伟大握手”,深哈产业园综合展览中心创意文化墙上,这几个镂空大字格外醒目。近期,“狮头鹅城—隆都”一期项目建成启用,既是澄海壮大县域经济的丰硕成果,也是深汕携手、共谋发展的有力见证。深圳市—河源市产业转移合作园区是地处河源国家高新区的“园中园”,有厂房在建,在新的企业忙着搬入,有配套设施正在完善,呈现出一生机勃勃的繁忙景象……
狮头鹅产业城
放眼全国,深圳帮扶协作“新高地”不断涌现,产业“飞地”等调研和协调工作持续推进——深圳乡村振兴干部深知,要把产业发展的经验带去更多的地方。这背后,是深圳成立的工作调研小组,赴上海、江苏、浙江、贵州等地开展专项调研、形成专题报告,才为园区共建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他们制定规划建设方案,在省内的汕头、河源、汕尾、潮州各自划定约1平方公里的范围作为启动区,成立园区管委会,负责园区规划建设,初步形成产业规划,并开展16场专项招商引资活动,推动40个重点项目落地。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广东省2023年度产业有序转移考核中,深圳—河源、深圳—汕尾两个市级帮扶协作关系考核等次为优秀。
帮扶协作过程中,深圳与对口地区的往来不仅“你呼”,还有“我应”。深圳同样推动合作平台在深落地运营。具体而言,则是支持对口地区通过设置园中园、建设孵化器等方式在深设立创新合作平台,在扶持当地企业科技创新的同时引导高端研发环节在深圳集聚。按照深圳市“20+8”产业集群布局,目前深圳已结合对口地区资源禀赋、产业特色等条件,支持对口地区来深建成创新合作平台13个。
这是一条链通湾区的新路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而深圳正激活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可能。深圳依托深圳技术、市场、标准、品牌、人才、开放等优势,强化对口地区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支持创建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并以圳品为纽带,打通链向湾区的新路。
今年6月,深圳市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调研报告院士咨询会在深圳召开,14位院士认为,深圳立足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这背后的底气,来源于深圳农业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
从农业科研平台上看,深圳打造高水平农业创新载体,协助建成院士工作站7家、生物育种创新载体17个,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家;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上看,“深两优5814”超级稻种植推广面积居全国第一,耐盐碱水稻在新疆等地推广种植面积超过50万亩,“转基因抗虫棉”累计推广9亿多亩;从农业装备上看,大疆农业无人机出口至100多个国家,作业面积超过61亿亩次,建成RCEP 农业贸易合作(深圳盐田)中心,智慧冷链云平台“进网上链”覆盖105个国家。
大疆农业无人机正在作业。图源:DJI大疆农业无人机官网
在前端,农业科技力量的注入,帮助对口地区的农业产能、耕地质量实现了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在后端,深圳以“圳品”为纽带,推动对口地区从生产初级农产品向品牌农产品转变,助力消费帮扶产品进入深圳和大湾区乃至更大的消费市场。
新疆海水稻丰收
如今,深圳市建成“菜篮子”基地206个,构建“圳品”标准体系500项,全国1603个产品成为“圳品”,在对口帮扶协作地区建成47家“深圳农场”,推出300款名特优新“百强好产品”,全市2023年采购帮扶产品123亿元……一头连起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一头连起城市舌尖上的幸福,深圳率先创建消费帮扶城市,不仅畅通农产品从帮扶地区田间地头到粤港澳大湾区百姓餐桌的通道,更夯实2000万人口超大城市农产品需求保障的“压舱石”。
这是一条联通全球的新路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深圳心系祖国边陲,扎根西部奏响新曲。深圳港集团全面主导运营喀什综保区,深圳-喀什、深圳-林芝实现直航,深圳国际仲裁院喀什分院落地运行……深圳持续巩固提升受援地教育、医疗、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发挥深圳科技、资本优势,支持当地清洁能源、旅游、种植养殖等产业发展。
深圳志系南北发展,共铸区域繁荣新篇。深圳推动与南宁共建产业合作区,两市已签订南宁园区建设框架协议,完善“123”体系规划编制,确定合作区选址约5平方公里。深圳与哈尔滨签署《打造深哈产业园合作战略升级框架协议》,推动深圳“20+8”产业集群与哈尔滨“4567”现代产业体系有效衔接、融合发展,华为“一总部双中心”等项目加速落地,深圳善行医疗、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院等75家企业落户园区,两市累计实施合作项目148个。
深哈产业园
深圳情系革命老区,同心续写振兴华章。自去年《深圳市与赣州市对口合作实施方案(2023—2027年)》印发以来,深圳与赣州共建产业园加快谋划推进、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深圳基地加快建设、深圳国际食品谷赣州产业园完成项目选址、赣深城际高速货运班列“融湾号”高效运行、比亚迪生产的6000多辆新能源汽车从深圳参与共建的赣州陆港出口……特区的经验和技术在老区得到了借鉴和应用,老区的产业正在焕发新的生机。
深圳为对口城市发展注入长效推力,同时为深圳企业“走出去”创造机遇。哈尔滨、河源、汕尾、南宁等7地8家深圳精品展销中心落地运营,近百家深圳知名品牌进驻,展销面积超2万平方米,销售金额超5亿元;深圳燃气、南方电网、华为数字能源等13家深圳企业和驻深央企走进帮扶协作地区,开展充换电设施规划建设工作,拟定规划建设实施清单;深圳农业科技金融“百县行”开展以来,已组织500余家深圳农业企业“组团式”到对口地区双向合作,已覆盖29个区(县),签署41份合作协议,推动24个项目落地。
深圳精品展销中心(南宁)
展望全球,位于南宁的共建产业合作区,搭建深企“走向东盟”桥头堡;位于哈尔滨的深哈产业园,辐射东北亚、连接“北大门”,位于喀什综合保税区的深喀产业园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深圳乡村振兴工作,正拓展出一条条跨越国门的“提速路”,助“深圳制造”走向全球。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陈晨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诚邀您来写诗!用诗歌和AI,#把深圳写进诗#,打开45年的深圳记忆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也是你在深圳的第___年。或许在莲花山的朝阳下,你留下和深圳的第一张合影;在深圳湾的潮涌中,你看着高楼大厦如璀璨星辰。在夜幕中点亮那些奋斗的故事、深情的岁月,如今有人把它们编织成诗画传扬。 今天,距离深圳经济特区45岁生日,正好还有45天。读特客户端联合深圳市作家协会、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推出“诗颂深圳,AI绘鹏城”特别策划活动,以“诗、诵、画”三位一体形式,呈现一场致敬特区精神、展现时代风貌的跨领域文化盛宴。 与此同时,我们也诚挚邀请深爱这座城的您,在鹏友圈带话题#把深圳写进诗#,用诗意的祝福,给深圳写一封“云端诗笺”。 【本期话题】#把深圳写进诗#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上传文字、图片或30秒以内视频,分享你对深圳诗意的祝福。 每一行诗句都是最深情的告白;每一幅画作都是一份炽热的心意;每一段声音都汇聚成礼赞特区的磅礴力量;每一句奋斗者的祝福既献给深圳,也献给未来……让我们携手,以诗歌之名,共赴下一个璀璨征程!
“圳”好玩!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 暑期精彩不断!深圳各大公园推出40余场主题文化活动,涵盖群艺展演、自然教育、体育健身、户外音乐、艺术展览及创意市集六大板块。同时,读特小记者策划了5场趣味活动,通过互动课程培养孩子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这个暑假,你准备带娃去哪里探索呢?快来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一起发现更多好玩去处吧!
00:08
这个暑假,深圳公园40余场文化活动轮番上演
00:05
深圳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不断“上新”,上半年新增无人机物流航线50多条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