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区:高质量落实“百千万工程”工作,加快“三力三区”建设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铭
2024-08-25 17:44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积极探索“百千万工程”的罗湖实践

2024年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的关键一年。今年以来,为全面贯彻省委、市委关于“百千万工程”的战略部署,罗湖结合城区工作实际,制定《罗湖区2024年“百千万工程”行动计划》,全面兴起“百千万工程”建设热潮。罗湖持续通过实施战新产业跃升行动、消费扩容提质行动、深港融合提速行动、对口帮扶行动等十二个行动,推进“百千万工程”,锚定“三力三区”高质量发展工作目标,全面推进城区高质量发展,助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

打造数字化智慧社区、聚焦“楼宇集聚、片区集群”、形成特色消费商圈、实践城市环境治理与土地开发的新样本……近年来,罗湖区在做优做强都市型现代产业、加快汇聚高端生产要素的同时,坚持聚焦省内产业协作,经济综合实力再上台阶。

为全面贯彻省委、市委关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的战略部署,聚焦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深圳市罗湖区当前结合城区工作实际,积极探索“百千万工程”的罗湖实践。

健全机制方面,编制《罗湖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助力全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构建强有力的“区-街道-社区”三级指挥体系。依托充分发挥高密度、高复合、高效益的优势,加速产业空间释放,精准招商,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产业集聚力。同时,基层治理实践展现出多样成效,以数字化驱动管理机制创新,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推动“百千万工程”罗湖实践走深走实。

高质量党建引领升级发展 激发产业内生活力

对罗湖而言,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首要任务就是推进自身高质量发展,创建“三力三区”,加快构建都市型现代产业体系。今年以来,罗湖深刻把握“百千万工程”内涵,积极探索优化产业服务新路径,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百千万工程”蓄好“源头活水”。

整合企业资源,党建赋能产业活力,做好党建工作同惠企业、集产业、促营商、增经济的“加乘法”。桂园街道立足辖区实际,秉持“产业与服务同频、虚拟和实际共振”的理念,学习产业园区建设、运营各方面先进经验,搭建线上虚拟园区平台,以深圳万象城、KK MALL、地王星荟、深圳文和友、奥特莱斯等综合商业体为主体,率先成立以商贸业为主体的商圈虚拟园区党委,推动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全方位激发园区产业内生活力。

聚焦产业空间挖掘,优化空间资源配置。笋岗街道以高标准推进笋岗家文化消费街区建设项目,引入区属国企运营笋岗家文化消费街区。除此之外,强化国企在产业空间规划中的引领作用,通过区属国企整合约5000平方米区域产业空间,实施统租管理。针对拟入驻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需求,精准升级改造部分楼宇,同时打造一体化、高品质的沿街商铺,形成在全市有一定创新度、集中度和显示度的新能源汽车综合展厅“一条街”,强化汽车优势产业集聚,促进业态升级。

一半山水一半城 探索生态与经济双赢新路径

集中连片区域开发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罗湖在不断加快推进集中连片区域规划建设,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4月16日,罗湖召开区级集中连片区域投资与招商大会,将其作为中心城区四块高价值连片土地之一进行重点招商引资,总用地规模达到了133公顷,其中用来招商的用地规模达到126公顷。

将环境治理与开发建设全程有机结合,探索实现高标准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释放30公顷开发净地的罗湖区清水河总部新城玉龙填埋场,通过科学治理消除污染,释放土地资源,进而吸引新兴产业入驻,实现了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化,将打造全国首个中心城区“环境治理+开发建设+产城融合+创新引领”的发展样本。

产业绿色化,绿色产业化。为助力片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互促共进,今年,大梧桐生态融合区计划投资8亿,实施20个项目,涵盖文旅、科创、人文,打造四大特色区。东湖街道以党建引领,推动“三生融合”发展,已改造8.5万平产业空间,规划未来释放更多土地用于生态友好型业态,助力罗湖“三力三区”建设,为深圳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典范。

多元服务网络 夯实基层末梢智治新底座

社区作为城市治理中的核心单元,不仅处于探索治理方式数字化转型的前沿阵地,还扮演着融汇多方共建智能化治理场景的生态枢纽角色。加挂“烟火识别感知”等技术的无人机,让原本长达3小时的巡山巡林工作缩短至15分钟;AI“高空探头”清晰捕捉高空抛物的完整轨迹,以溯源守护居民头顶上的安全……在东晓街道木棉岭社区,依托智慧社区试点工作,以创新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打造一系列数字化变革,形成了“空、天、地”立体化、全场景、高效智能监测,让居民生活更加安全便捷,也让社区治理更加智能高效。

为增强社区治理的活力,促进社区服务的全面升级,罗湖区正积极探索多元共治的新路径。今年,罗湖通过党群服务中心的社会化运营服务新模式,构建多元参与、共建共治的新格局,以实际需求为导向,推动基层阵地向嵌入式社区服务的深度转型。

开设临时托育点、开展多场长者义诊活动……在罗湖的水贝社区,专业、多元化的社区服务在关爱老弱中青、法治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开展,让居民感受多元社区服务“零距离”。翠竹街道水贝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是全市首个商业综合体式的党群服务“街区”,同时是集“党建+政务+医疗+养老+托育+文化+教育”于一体的复合型服务平台。

除此之外,5月23日,渔邨社区“渔”你成长小屋托育点正式对外开放,作为罗湖区首个“幼有善育”社区托育点,有效缓解了社区居民“看娃难”的问题。莲塘街道则充分利用口岸区位优势,以港人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建设了面积达1050平方米的长者服务中心。

2024年是“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的关键一年。罗湖将持续通过实施战新产业跃升行动、消费扩容提质行动、深港融合提速行动、对口帮扶行动等十二个行动,推进“百千万工程”,锚定“三力三区”高质量发展工作目标,全面推进城区高质量发展,助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周国和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铭)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