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广东选拔赛焊接类第二轮前三强挑战赛落下帷幕。21岁的朱瑞峰作为深圳代表队选手,在三轮比赛中全部获得第一名,成功赢得了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选拔赛的唯一名额。
朱瑞峰是驻深央企中建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核级焊工班的一名焊工。18岁从中石油一建技校焊接专业毕业后,他就加入国之重器“华龙一号”核电站钢结构专业技术团队,拿起焊枪,成为了公司最年轻的男子“焊”。
“6斤沙袋”成就最小“焊”将
中建电力作为中国建筑旗下专业化公司,在全国累计参建核电机组25台,超过全国核电机组的二分之一。而在核电站,没有“核级”证书认证的焊工,只能靠边“站”。2018年,当时年仅19岁的朱瑞峰,已凭借自身的努力考取了焊条电弧焊、氩弧焊等5项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核级焊工证书,成为国之重器“华龙一号”施工现场最年轻的“铁裁缝”。
他挑战的焊接标准可谓是“魔鬼标准”。以3号核岛为例,其钢衬里筒体由1万多平方米的6毫米钢板焊接成形,把这些钢板平摊开来,面积相当于1.5个标准足球场。连接这些钢板的焊缝里若出现1.5毫米以上的单个气孔,或者针尖大小的连续气孔,都会被视为不合格品。
然而,这对核级焊工队伍里年纪最小的朱瑞峰来说,却是信手拈来。在同批进场的90多名焊工学员中,他是最早考取核级焊工证的一个。为了高标准完成焊接任务,他给自己“开小灶”,每天带着6斤的沙袋在手臂上进行焊接练习。正是在这一秘密武器的加持下,朱瑞峰成功克服了手抖,焊缝的平整度大幅提升,甚至一口气可以焊完1000mm的焊条。
“单手焊接”练就实战经验
“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核级焊工证书,就像驾照一样,证明你有资格开车上路了,但开车技术怎么样,还得靠实践。”朱瑞峰的师傅程克辉曾获得2019年度南粤工匠,他这样说。朱瑞峰心里明白,即使有了焊接核电站钢衬里、不锈钢的资格,但自己的实操经验基本为0。
刚刚调入实操车间的朱瑞峰,即使面对最简单的预制件——氩弧焊的小套管,都不敢有一丝懈怠。慢慢地,看到焊出来漂漂亮亮的套管,他找到了自信,开始挑战拍片槽拐角、水池转角等焊接部位。这种心情就像是第一次上路的司机,悄悄地从10km/h加速到20km/h带来的忐忑和喜悦。
第一次接触直径50mm、长2000mm、25毫米厚的大套管带坡口的融透焊,朱瑞峰记忆犹新。采用不锈钢焊条,已较碳钢焊条难度有所提升,还要半趴在管上,采用“单手推管、单手拿焊机”把电焊条转着焊的方式完成。
为了按时完成任务,朱瑞峰把早班提前到了5点多,第一个到达车间开始作业,经历了两天通宵达旦的苦战,他终于完成了第一次“单手焊接”作业。预制好的套管经过无损检测工程师的渗透和外观检测,远远超过技术要求。
“峰”芒毕露的冠军
在2018年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广东赛区选拔赛中,朱瑞峰排名第三无缘国赛。年轻的朱瑞峰没有气馁,把目标定在2020年第46届大赛上。开赛前,朱瑞峰跟师傅程克辉袒露心声:“我等了两年了,这次我一定要突围!”
然而,冠军之路并没有那么畅通。在广州集训期间,朱瑞峰遭遇了瓶颈。四十五度管二保焊药芯焊丝盖面右手边六点钟到九点钟这一段总是宽度不够、高度超标。当别的焊接部位慢慢走上正轨,唯独这个坎过不去的时候,他的内心就越发着急,甚至陷入死循环。
办法总比困难多。朱瑞峰每天提前把教练安排的练习试件焊好,把时间预留给四十五度管二保焊药芯焊丝盖面。他把管转到六点到九点钟位置,把握好每一点的点焊时间,做好试件温度的控制,调整坡口两边的直线度以及每一点之间的间距和斜度,直到与电流的匹配程度达到完美。历时半个多月,朱瑞峰终于彻底克服了这个难点。
集训过程的小插曲总算是过去了,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复赛和附加赛期间,他均遇到了小气孔、出丝不稳等焊机故障。耽误比赛进度是一方面,对选手的心理承受能力是较大的考验。可喜的是,朱瑞峰一一克服了,不仅提前在6个小时内(比赛要求是6.5小时)完成了焊接试件,且两轮比赛均以6-8分的优势力压第二名,最终荣获冠军。
目前,朱瑞峰奔赴四川攀枝花继续集训训练。这一次,他的目标是代表中建电力、代表深圳、代表广东省打好世赛“翻身仗”,实现金牌零的突破,用最好的成绩为特区成立40周年献礼。
见习编辑 王子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