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嚼不能咽”的蜡瓶糖火了,大人小孩都爱吃?专家提醒→

读特新闻记者 邱思艳 文/图
2024-08-20 19:48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医生:长期过度咀嚼“蜡瓶糖”可能会导致颞下颌关节劳损、咬肌肥大,诱发胃溃疡等疾病。

“满口果酱,雪糕般的奇妙口感,解压效果堪比口香糖。”近日,一款名为“蜡瓶糖”的零食风靡全网,不仅吸引了众多消费者,更在学生群体中掀起热潮。不过,这款以蜂蜡为外壳、内部填充果酱的零食日益受到追捧的同时,其品质和成分也让部分消费者产生了疑虑。

8月20日,医学人士在接受读特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长期过度咀嚼蜡瓶糖,可能会带来颞下颌关节劳损、咬肌肥大以及胃酸过度分泌等多重健康隐患。

网友晒出的蜡瓶糖。网络截图

风靡网络的“神秘零食”

蜡瓶糖究竟是什么?读特新闻记者从相关商品介绍中了解到,蜡瓶糖的外壳由蜂蜡制作而成,内部则填充着果酱,其食用方式与口香糖颇为相似,需咀嚼后吐出,不可吞咽。

家长方女士向记者透露,不久前,她与正在上小学的女儿逛街时,恰巧碰到有商家售卖蜡瓶糖。女儿对这款在同学间广为流行、且在社交平台频频露面的零食产生浓厚兴趣,执意要购买。为了满足女儿,方女士购买了一些。与女儿共同食用后,她发现内部可食用的果酱太过于甜腻,同时对外部蜡质层产生质疑。出于安全考虑,方女士最终让女儿丢弃购买的蜡瓶糖。

不少主播在直播售卖蜡瓶糖。社交平台截图

另一位家长景女士表示,今年3月,其所在小区就有多名家长讨论孩子们想要尝试的蜡瓶糖。但景女士同样对蜡制外壳的安全问题心存疑虑,始终未敢让孩子尝试。

连日来,读特新闻记者在社交平台搜索发现,不仅孩子们对这款零食情有独钟,许多成年人也被其吸引。多次购买蜡瓶糖的消费者纯纯分享说,她是在一家私人店铺购买的这款零食,十分喜欢其中的果酱夹心,“嚼完了再换下一颗,过程就像吃带夹心的泡泡糖一样有趣”。

当被问及是否担心过多食用蜡瓶糖会影响健康时,纯纯表示,蜡瓶糖的食用方式与口香糖相似,最终都会被吐出,因此她并不担心。

自去年年底开始,各大社交平台上陆续有商家发布关于蜡瓶糖的“种草”视频。视频中展示了款式多样的蜡瓶糖,包括卡通角色、水果和植物等外观设计。商家们声称这款零食“解压、好玩,且为手工制作”,部分商家还展示了与儿童一起食用蜡瓶糖的场景。

商家在直播中展示与儿童一起食用蜡瓶糖。社交平台截图

“网红糖果”从线上火到线下

8月20日,读特新闻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发现,许多蜡瓶糖商铺销量颇为可观,部分热销商品销售量超200万件。在价格方面,以天猫超市的一款“八点半果味蜡瓶糖”为例,60克3盒的套装优惠后价格为18.9元;而在美团小象超市,一款45克4粒装的蜡瓶糖标价为5.9元。

蜡瓶糖销售量超200万件。电商平台截图

记者在美团小象超市购买该款蜡瓶糖后,收到时已有些许融化。电商平台客服告诉记者,该款蜡瓶糖不建议吞咽是因为蜂蜡成分在人体内难以消化。关于储藏方法,客服也给出了冷藏的建议。此外,记者还注意到不少蜡瓶糖产品的详情页附带了“安全检测报告”供消费者参考。

读特新闻记者在美团小象超市购买的蜡瓶糖。

网友们对蜡瓶糖的评价各不相同。部分网友认为,当前蜡瓶糖市场商家众多,品质不一,因此更倾向于选择有消费者真实反馈的优质店铺购买。同时,也有网友对商家宣称采用“蜂蜡”制作的说法心存疑虑。

今年7月,自媒体账号“老爸测评”针对蜡瓶糖发布了一期测评视频。视频中提到,市场上许多商家声称其产品使用的是可食用蜡,但实验室专用的工业石蜡与高纯度蜂蜡在外观上极为相似,难以分辨,因此存在掺假风险。

“老爸测评”团队选取多款蜡瓶糖商品,并联系多位石油化工领域专家以及实验室进行检测。然而,得到的答复都是蜡瓶糖的蜡基质成分过于复杂,无法进行准确检测。

“老爸测评”账号发布的蜡瓶糖测评视频。“老爸测评”视频截图

“老爸测评”推测,市场上所谓的“安全检测报告”可能并未对蜡质进行全面检测,而是停留在表面检查。

此外,在4款受检的蜡瓶糖中,有3款被检测出含有多环芳烃。值得注意的是,多环芳烃在国际癌研究中心(IARC)列出的94种对实验动物具有致癌性的化合物中,占据了15种。

与此同时,“蜡瓶糖”的热潮已从线上蔓延至线下。社交平台上,越来越多的网友开始“晒出”自己摆摊售卖蜡瓶糖的照片。这些号称“手工制作”的蜡瓶糖以草莓、香芋、奶酪、冰淇淋等丰富的口味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网友“晒出”摆摊售卖蜡瓶糖图片。图源网络

只能嚼不能咽 医生:可能带来健康隐患

先咀嚼再吐出,这样的食用方式是否会带来潜在健康隐患?蜂蜡与工业石蜡又有何显著区别?

近日,深圳市儿童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吴越接受读特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蜡瓶糖的食用方式与口香糖相似,长期过度咀嚼会带来多重健康风险。比如,它会使咬肌长时间保持紧张状态,导致颞下颌关节劳损,引发开口受限、关节脱位等问题。同时,也可能导致咬肌肥大,影响面部美观。更为严重的是,还可能刺激胃酸过度分泌,诱发胃溃疡等疾病。

谈及蜂蜡与工业石蜡的区别,吴越表示,蜂蜡作为一种食用蜡,在食品工业中主要作为被膜剂使用。然而,如果食品中违法超量添加蜂蜡,将会增加消费者的胃肠负担。而工业石蜡则是从石油中直接馏分提炼而来,其成分复杂且包含多种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构成直接威胁,因此不能用于食品加工或直接与食品接触。

吴越还特别提醒,蜂蜡中可能含有过敏性成分,蜂蜜过敏人群以及一岁以下的婴儿应避免食用。她进一步强调,无论是蜂蜡还是其他类型的食用蜡,其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中都有明确规定,并未批准将其用作食品容器或外壳。生产商不应擅自扩大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范围。同时,她也提到,长期食用高糖和富含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对口腔健康和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都是不利的。

针对市场上的蜡瓶糖产品,吴越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时要保持谨慎。“如果确实对这类产品感兴趣,购买前应先仔细检查产品的配料表,确保蜡质成分清晰明确。同时,要注意产品的生产日期。”她解释说,在长期储存过程中,蜂蜡等食用蜡也可能与糖浆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蜡质残留量变得难以预测。

(文中方女士、景女士、纯纯均为化名)

编辑 孔盼成 审读 张蕾 二审 关越 三审 刘思敏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邱思艳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