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读书月期间,市民在中心书城看书。 胡蕾 摄
深南大道上,有一座24小时亮灯的玻璃书房,当夜色渐浓、城市褪去喧嚣,这里的灯火通明留有这座城市的温度;深中通道深圳出口,一座湾区文化新地标紧锣密鼓建设中,以书为媒,文明交融的新画卷徐徐拉开;深圳河两岸,深港“共读双城”、市民共品“文化大餐”,同心同向建设文化强国。
从文化空间的打造到品牌活动的推广,从走出去的跨地域交流到引进来的中外文化共鸣,深圳出版集团始终秉持着传承文化精髓、推动知识创新的使命,为读者提供高质量、多元化的精神食粮,在创新速度最快的城市,用一股“静”的力量凝聚奋进热情,搭建全民阅读的“文化绿荫”。
全民阅读的“深圳样板”
——丰盈一座城
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深圳对各种实践都起到了典范作用,这其中就包括“全民阅读典范”。在《有书香的地方》一书中,作者、资深出版人聂震宁开篇锁定深圳,第一章开头便写到:“写全民阅读,我认为第一时间就应该奔赴深圳。启动于2000年的深圳读书月,让深圳被认为是我国全民阅读‘先行先试’的城市。”
2000年起,深圳出版集团承担起深圳读书月的总承办工作,与读书月组委会20多家成员单位通力协作,平均每届组织主题活动2000余场,吸引超千万人次参与。开展的深港“共读双城”、深圳书展等品牌活动,更是与香港、杭州、法国等多个城市乃至国家搭建文化交流的平台,促进文化互融互通。今年,深圳出版集团受邀赴港参加“2024香港阅读+”活动,携深圳出版社约50种深港、亲子主题出版物亮相,开展的名家荐书、“深港共读 山海相阅”深港青少年研学计划等活动圈粉无数。
24年服务全民阅读,深圳出版集团上上下下都成了出版业内的明白人。“他们明白,企业的收获在耕耘之后的秋天,出版企业的收获在城市读书热情持续上升之后。”聂震宁说。而市场也没有亏待尽到社会责任的企业。冲着对出版集团的认可,第五届深圳书展共吸引了600余家全国优质出版机构,集中展销精品图书22万种、159万册,实现总销售码洋3626万元。创办五年来,书展共接待读者超570万余人次,屡次刷新全国时间最长、销量最高的城市书展纪录。作家贾平凹评价道:“深圳是最爱读书的城市”。
阅读,让文明深圳更具书香魅力。这份魅力不仅体现在丰富的城市文化菜单上,还藏在蕴含着城市巨大创新力的阅读空间里。
深圳被誉为“书店之都”,单出版集团旗下就有6座面积超3万平方米的书城文化综合体和近30家特色书店书吧,年接待读者近2800万人次。其中不乏公园书吧人气王——白鹭坡书吧和迁鸟书吧,莲花山下的紫陌书吧和具有童趣涂鸦风格的双层“爱阅号”移动书巴等。去年,来自全国30座城市的近60家实体书店主理人齐聚深圳读书月“书店人大会”,共话书店未来。而随着全新一代文化综合体“湾区之眼”的落地,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融合将从此开启新篇章。
精品佳作的“出版深军”
——记录一座城
建设书香社会,离不开质量上乘、品种丰富、规模庞大、形态多样的内容供给。
成立于1984年的深圳出版社,见证了改革开放春风里深圳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记录了这座城市开放包容、先行示范的精神与魄力。作为伴随经济特区发展而成长起来的综合性城市出版社,深圳出版社致力于为读者提供高质量、多元化的精神食粮,成立40年来,它被评为全国“最受读者欢迎的五十家出版社”之一,跻身“全国读者最喜爱的十家出版社”之列,有近400种图书分别荣获全国或省、市级优秀图书奖,其中,《为什么是深圳》获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并入围“2020中国好书”。
突出深圳叙事,做亮做优主题出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4月10日首届“香港阅读+”开幕式上,《奔腾的深圳河》繁体版图书在港首发。这部2024年由深圳出版社重点策划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书写了香港、深圳历史“碰撞”和引领粤港澳大湾区走向融合、走向世界的故事。作者杨黎光现场生动的描述引起不少深港两地读者共鸣。这部融汇着深圳河奋斗品格、滋养着深圳河文化精神的书是深圳出版社冲击第十七届“五个一工程”奖的力作。同样是4月,在“全民阅读大会·2023年度中国好书”盛典上,深圳出版社与青海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可可西里》榜上有名。
关注世界经典,精耕细作法语文学。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两国文化交流硕果累累。作为国内最早与法国展开文化交流、版权贸易与出版合作的出版社之一,深圳出版社早在1998年就深入法国出版界开展宣传与交流活动,与30多家法国出版社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并得到了法国多个部门的支持。40年来,深圳出版社深耕法语当代文学的沃土,翻译出版近200种高质量法语图书,形成了“西方畅销书译丛”“海天译丛”“大家译丛”等系列。
关注青春,原创与引进出版两手抓。近年来,深圳出版社在儿童文学、儿童科普以及图画书等板块打造了“陈诗哥诗意童年读本”“讲给孩子的百年梦想”“萌鸡小队漫画故事”等重点图书品牌,均累计发行10万册以上。此外,引入国外优秀的儿童作品也是少儿读物的重要出版方向,出版社陆续引进出版了《金星度假》、“少年大侦探·福尔摩斯探案笔记”等一大批优质的童书作品。
深化改革掷地有声
——服务一座城
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东风给出版业的市场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社会效益优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更为出版业深化改革的路线图提供了两大支点,其一是精品内容,其二是融合发展。
2021年,深圳出版集团在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和集团深化改革总体方案基础上,基本明确了“4+2”发展战略,并推进以资源整合为核心的转型变革。此后,从2022年3月出台的《深圳出版集团新型教育综合服务业务整合实施方案》,到2023年5月的《文化零售业务融合方案》,深圳出版集团不断强化教育综合服务核心竞争力,设立深圳市深版文化商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推动文化零售业务创新发展,以构建内容出版、文化零售、文化空间运营、教育综合服务四大核心业务为主体的产业发展格局正式形成。
同时,深圳出版集团以强化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为抓手,明确了按照“两个窗口、三层应用、一个底座”的体系搭建集团数字化转型总体应用架构;持续提升“出版深军”传播力影响力,深耕“赓续深港文脉读物、科创科普科幻读物、青春少儿读物、法语文学读物”四大产品线;打造城市高品质阅读文化空间“深圳样板”,持续提升深圳全民阅读品牌的辐射带动力;创新深圳读书月承办方式,办好深港“共读双城”系列活动等;做优做强年度“十大好书”、书店人大会等活动品牌,提升深圳书展办展水平;持续做强全国新书首发中心等平台,整合联动全国阅读文化与出版业界优质资源。
最是读书能致远,人间至味是书香。在深圳,“城市的每扇窗户都透着阅读的灯光”不只是一句心愿,更是这座城市的积极实践。新时代,深圳出版集团将不断深化全民阅读,让书香浸润城市的文化根系和精神血脉,为深圳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凝聚磅礴的精神力量。
编辑 刘彦 审读 匡彧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7:43
#45载圳青春#[团队] - [长视频] - [微光成炬,爱在梅林] 这是一个关于老龄的故事,也是属于梅林街道的故事,林叔,一位初来深圳的“新深圳人”,带着牵挂,从远方来到女儿身边。他原本只想短暂陪伴,却在梅林的街头巷尾,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安心与温暖——适老化的社区设施,细致入微的居家服务,热热闹闹的老年课堂、邻里茶话、健康义诊……原来,这里不只是年轻人奋斗的热土,也是一座懂得倾听长者心声的城市。在一点一滴的关怀中,他看见了生活的温度,也读懂了城市的深情。于是,他决定留下,不只是为了女儿,更是因为,这里,也成了他的家。跟随林叔的脚步,我们看见梅林的温度,看见深圳的包容,也听见那句熟悉的承诺——“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这里,老了,也能幸福地留下。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12
#45载圳青春#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牵引线,风筝在头顶迎风飞,轻松又惬意。深圳市民中心不仅是深圳市政府的办公地,也是市民悠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开放包容,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是国内首例“没有围墙的政府”。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