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街区“国际范” 新围社区开展多元文化交流活动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铭 通讯员 杨冰洁 罗桂宣 文/图
2024-08-15 14:45
收录于专题:专题 | 先锋桂园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中外居民共同参与国际化建设、努力打造更加宜居宜业的国际化社区环境

近日,罗湖区桂园街道新围社区开展国际化街区建设多元文化交流服务项目,通过三场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搭建起中外居民沟通交流平台,进一步刷新街区“国际范”。

据悉,该项目由新围社区党委、新围社区居委会主办,南山区南风社会工作服务社承办,30余名来自巴基斯坦、澳大利亚、尼日利亚、印度、埃及等国家的外籍友人和社区居民参加。

“味蕾交响曲”中外美食文化分享

广式早茶点心、江浙甜点小食、俄罗斯的奶酪包、印度咖喱鸡和薄饼、墨西哥塔可……随着一道道精心制作的菜品纷纷上场,一场在新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行的中外美食文化盛宴高潮迭起,丰富的味蕾体验和精彩的人文交流故事赢得中外居民的阵阵掌声。

现场,专业跨文化老师用中英双语为居民们介绍了中外美食文化的特色和差异,并通过有趣的互动游戏和图文案例讲解,让居民们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饮食习惯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在美食品尝环节,除了社区准备的中外经典菜肴和小吃外,很多居民还专程带来了家乡特产,如南非友人带来的橄榄面包,黑龙江大姐自制的猪皮冻等,齐赴这场美食文化盛宴。一位来自巴基斯坦的辖区居民表示,活动让他感受到了中国美食的多样性和独特魅力,也让他有机会了解到许多国家不同的饮食文化,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 你好新围”走读国际化社区

以美食为媒架起沟通之桥,在此基础上,新围社区组织开展“你好新围”走读国际化社区活动,带领中外志愿者们共同开启社区探索之旅,进一步加深中外居民对新围社区国际化街区建设工作的了解和认同。

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志愿者们从华瑞大厦出发,沿途参观了罗湖高级中学、云启大厦,金融中心大厦、平安银行、深业大厦、罗湖书城、深圳万象城等建筑,纷纷对社区现有的中英双语标识和便民设施赞不绝口。参观结束后,一行人回到了党群服务中心,详细了解了中心提供的各类社区服务和涉外服务,其中开设的境外人员服务专窗让外籍志愿者们产生了浓厚兴趣。

“我想在深圳创业,这里的境外人员服务专窗能够为我提供很多帮助,方便我及时获取罗湖区的最新创业资讯,希望今后能多多推送便民服务和涉外政策,为我们这些外籍人士提供更多帮助和支持。”来自巴基斯坦的外籍志愿者Waseem说道。

其他志愿者们也表示,未来将参与更多志愿服务回馈社区,持续为新围国际化社区建设出谋划策,为打造一个开放、包容、和谐、共享的国际化社区贡献力量。

“ 邻里心愿图”国际化社区营造工作坊

作为新围社区2024民生微实事项目之一,“邻里心愿图”国际化社区营造工作坊以座谈会形式,引导中外志愿者们围绕社区需求、文化融合、公共环境等方面展开小组讨论与分享交流,加深中外居民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现场,南风社会工作服务社资深涉外社工肖佩姗以其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视角,为中外居民志愿者们讲解了国际化街区建设的基础指标,分享了国内外街区建设的经典案例,进一步拓宽大家的视野。在随后的分组讨论环节中,志愿者们纷纷结合前期走读参观中的体验与观察到的现象,发表了对新围社区国际化街区建设的建议和看法感受。

西班牙志愿者Jose提议,在施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希望在人行道上增设荫凉区域和盲道,以提升居民出行的舒适度和安全性。现场,社区工作人员从工程进度层面给予了答复,并表示会将建议反馈给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力争早日实现。此外,还有志愿者提出建立国际学校或引入国际教育资源、设立便捷货币兑换点等,大家各抒己见,为新围社区国际化街区建设提供了更多新思路、新设想。

社区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未来社区将继续秉持开放包容、共建共享的理念,鼓励中外居民共同参与国际化建设、努力打造更加宜居宜业的国际化社区环境。同时也将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丰富文化活动来进一步满足居民多元的需求。

编辑 秦天 审读 匡彧 二审 李璐 三审  崔霞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铭 通讯员 杨冰洁 罗桂宣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