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产业智能化升级 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丨理论周刊

王方方 涂先青
2024-08-13 08:56
收录于专题:理论周刊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深圳需进一步优化产业智能化升级策略,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提要

产业智能化升级是推动生产效率提升、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动力。深圳需进一步优化产业智能化升级策略,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近年来,深圳在产业智能化升级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并持续加快其发展步伐。2023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达到了1.45万亿元,占GDP的比重提升至41.9%。在集成电路产业方面,2022年深圳营收达到1608.9亿元,确立了其在集成电路产业的集散地、设计中心和应用中心的国际地位。此外,深圳累计建成的5G基站数量已超过7.4万个,同时加快城市级智能算力平台的建设,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多维度的算力支持。

产业智能化升级是推动生产效率提升、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动力。深圳需进一步优化产业智能化升级策略,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推动协同创新,增强智能产业链整体创新能力。上游企业作为智能技术创新的先行者,应致力于增强研发投入,以推动核心技术的创新和突破。这不仅有助于巩固其在智能产业链中的领导地位,而且能够为中下游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输出,从而提升整个智能产业链的技术能力。中游企业应聚焦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通过采纳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化设备来优化生产流程。同时,对供应链进行精细化管理,确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的稳定供应,降低成本,并提高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下游企业应密切关注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及时将市场信息反馈至上游企业,以引导智能产业链的技术发展方向。为确保信息流通和资源共享,上中下游企业之间应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通过联合研发项目和共建创新平台,各企业可以共同研究关键智能技术,实现智能产业链技术的整体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

强化要素保障,提升产业智能化升级的速度和质量。智能产业的发展与传统产业的规模扩张有着本质的区别,其核心在于深度挖掘和智能处理数据信息资源,强调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敏捷性,而非单纯依赖传统的有形要素投入。因此,应重视数据信息在制造活动中的动态变化,以及其对生产流程的实时优化作用。为了确保数据的有效利用以及实现对数据的高效管理和分析,需要提供稳定、高效的数据处理基础设施。这包括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存储和分析体系,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安全。同时,要加强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这是促进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之间数据融合和创新应用的关键。通过数据共享,可以打破信息孤岛,促进跨行业的协同创新,推动智能产业的全面发展。除了数据资源,算法同样是智能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因此,需要加大对人工智能算法的研发投入,推动算法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创新,加强算法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高算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为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加强政策支持,为产业智能化升级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应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扶持政策,激发企业在关键技术领域如人工智能、5G通信、新型显示技术等进行深入的研发投入和创新活动。聚焦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求,采取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措施,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增强其研发投入的积极性和能力。建立产业投资基金、提供低成本的融资渠道、设立技术创新引导基金等资金支持机制,确保市级财政专项资金能够更加精准地投入智能终端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以及产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中。以市场化手段引导社会资本投向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链的完善和价值链的提升。此外,政策制定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前瞻性,能够及时响应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和完善政策措施,确保政策的持续有效性和适应性。

引进专业人才,提高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加强智能产业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校企合作,共同建立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人才实训基地,为企业发掘和培养具有创新潜力的人才创造条件。同时,高校和科研院所应开设与智能产业紧密相关的专业和学科,例如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大数据管理等,确保教育内容与产业发展同步,为智能产业输送具有实战经验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此外,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丰富的职业发展机会以及全面的生活和工作支持服务,创造更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吸引高端人才发展的环境。通过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的创新潜能,促进人才的持续成长,从而为智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

聚焦绿色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深度融合。在产业政策制定中融入绿色发展理念,引导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循环经济模式,推动传统产业向低碳、环保的方向转型。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同时,建立健全环境监测体系,实时监测企业的排放情况,对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企业实施严格的惩罚措施,促进企业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规,确保产业智能化升级过程中的环境监管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加大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投入,支持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展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通过科技创新,开发更多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新产品,推动产业结构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深化国际合作,拓展产业智能化升级的国际视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智能产业的发展需要跨越国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技术的共享创新。深圳作为我国的经济特区,具有独特的开放优势和国际影响力,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深化与国际先进企业和研发机构的合作。通过国际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人才,推动智能产业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同时,鼓励和支持本地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拓展国际市场,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强与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和国外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智能产业的发展,分享经验和成果,促进全球智能产业的繁荣和发展。通过国际合作,深圳可以进一步提升其在全球智能产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为产业智能化升级注入新的动力。

【王方方:广东财经大学数字经济学院院长,广东省哲学社科重点实验室(广东财经大学)执行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涂先青:广东财经大学中国数据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匡彧 二审 桂桐 三审 潘未末


(作者:王方方 涂先青)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