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百千万”:我们来“探村”啦|中山华照村:红绿蓝三色齐绘发展新画卷

中山+ 中山日报
2024-08-05 19:46
收录于专题:中山新闻
摘要

欧阳建章告诉记者,以李华照烈士纪念碑为核心,华照村依托自然风光,精心打造了村内首条融合文化科普和生态体验的环山观光栈道

沿着栈道慢慢行走,一侧矗立着葱翠的山峰,绿意盎然;一侧铺展着收割后的稻田,散发丰收的气息。在稻田边的转角处,便是庄严肃穆的李华照烈士纪念碑;登高眺望,还可见浩瀚的伶仃洋。8月2日下午,记者到中山南朗街道华照村“探村”,目之所及,或为党建之“红”,或为生态之“绿”,或是发展之“蓝”。中山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华照村在统筹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聚焦“强镇、兴村、富民”的核心目标,“红色”“绿色”“蓝色”齐“上色”,让革命老村本“色”换新颜。

红色之旅:
环山观光栈道感受厚重红色历史

“探村”的时候,正值骄阳似火。华照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欧阳建章健步行走,动作干脆利落,言语铿锵有力。一经了解,方知他原是一名退伍军人,在出任华照村“领头雁”后,描绘出清晰的蓝图。

华照村因纪念我党第一任中山县委书记李华照烈士而命名。作为革命老区村,“红色”风景处处可见。“这个地方是李华照烈士纪念碑,那个地方是麻子乡农会展馆,还有欧阳强烈士墓……”对于革命老村的革命遗址,欧阳建章如数家珍。

华照村因纪念我党第一任中山县县委书记李华照烈士而命名。记者 王云 摄

正是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华照村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抓手:“党建+文旅”模式。

欧阳建章带着记者沿着山脚下的栈道前行,眼前既有“红”色的薪火,也有“绿”色的生态。“我们正在打造一条集红色遗迹、绿色生态和历史文化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品牌线路,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欧阳建章说。

在李华照烈士纪念碑前,欧阳建章神情肃穆。他向记者透露,华照村正积极筹备麻子乡农会展馆的建设工作,完善中山县第一届农会旧址(梁氏季安宗祠)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以及村庄的发展历程。

“修缮革命遗迹,既要传承‘红色薪火’,更要激发村里的党员、群众爱国爱党爱乡的热情,共同将华照村建设得更加美好。”欧阳建章说。

“这一条环山观光栈道是2023年修好的,黄昏时刻,常有游人漫步,悠然自得,也是风景。”欧阳建章告诉记者,以李华照烈士纪念碑为核心,华照村依托自然风光,精心打造了村内首条融合文化科普和生态体验的环山观光栈道。“沿着栈道一路向前,游客可以尽情领略绿意盎然的生态环境之美。在行至李华照烈士纪念碑时,不仅能感受到红色历史的厚重,更能在自然的环抱中追思英烈,实现红色记忆与自然景观的和谐交融。这种独特的体验,为游客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旅游感受。”

绿色之旅:
漫游“绿树村边合”诗意村庄

探村的过程中,记者时刻感受到华照村处处皆有一种“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的恬静与安闲。这也是欧阳建章不时重复的一句话:“华照村有着乡村的宁静,特别适合度假。”

车子行走在华照村,村道蜿蜒,一边是村庄,一边是山地或林地。这样的场景,不正是孟浩然笔下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么?村庄被绿树环绕,远处青山横斜,处处都是幽静的村景。

华照村有着乡村的宁静。记者 王云 摄

也正因此,华照村在推进岭南“绿”的进程中,“见缝插绿”皆成文章。或是美丽庭院建设,或是良好家风传承,或是绿色发展经济,每一篇“绿色”诗篇都浑然天成,既构建出和谐宜居的人居环境,又展现出岭南地区的生态魅力,更呈现了乡村振兴的经济活力。

“我们依托近500亩的高标农田,携手第三方文旅公司,融合休闲与生态保护理念,规划建设水稻收割体验基地、生态露营基地和白鹭自然观测站,打造三大特色地标。”欧阳建章信心十足。

记者了解到,华照村在探索“绿色经济”中,正是以这三大特色地标激发经济活力。比如,水稻收割体验基地可以让研学的孩子亲身体验传统农耕场景,感受“汗滴禾下土”的辛劳与收获的喜悦;比如,露营基地呈现农田风光,提供亲近自然、享受宁静的露营体验;比如,白鹭观测站聚焦生物多样性,让游客通过近距离观察这些优雅生灵的生活习性,成为观鸟胜地。

蓝色之旅:
“蓝色经济”描绘发展“蓝图”

记者一行还走进了村里一家名为囍家餐饮的餐馆。像这样的餐馆,村里还有一家,叫做正膳家宴。“自从深中通道通车后,他们的生意好得很。”华照村党委副书记李桂玲说。

囍家餐饮还在餐馆的位置开了一家名为喜家别苑的民宿,用老板姚艺清的话来说就是:“来到华照村,有吃的,有住的,还有玩的,非常适合短途度假。”

民宿的位置本是一所荒废的校舍,平日成了垃圾场,臭气熏天。“我也是华照村人。我觉得,整治好村里的环境,人人有责。”姚艺清快人快语,不时提到“情怀”一词。在村委会的支持下,他很快将校舍打理干净,一步一个脚印,先是建起了餐馆,再建起了民宿,让村里有一个“像样的地方”。

农文旅产业为华照村带来了人气和收入。记者 王云 摄

记者现场看到,民宿里已入住部分游客。他们或在茶室品茶聊天,或在民宿闲逛观光。姚艺清坦言:“现在的生意比之前好了一倍,连工作日的‘翻台率’较过去都翻了两番。”

深中通道的通车,显然为华照村带来了巨大的“流量”,极大提升了村庄的活力与繁荣。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领略华照村的独特魅力,村内的餐饮业和旅游业也因此得到蓬勃发展。

“两家餐饮店以地道的美食和贴心的服务,让游客流连忘返,同时也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能。”李桂玲说。

在欧阳建章看来,要抓住这一波“泼天流量”,而且将之转化为“发展增量”,绝非易事。华照村如何与同类型的村庄错位发展,突围出圈,摆上议事日程。

“我们要探索‘蓝色经济’,积极梳理现有海岸线文旅资源,研究对香海路沿线及近海区域的资源普查与评估工作。”欧阳建章说。

记者获悉,华照村的“蓝色之旅”,既是村庄的发展“蓝图”,又是“蓝色经济”的作战图。

在“挂图作战”的日子里,华照村的思路很清晰:建设海洋文化体验街和打造海洋生态农场。欧阳建章透露,华照村拟在香海路沿线规划建设一条海洋文化体验街。该街将集中展示各类海洋文化特色产品、手工艺品以及海鲜美食。通过举办海洋文化节、渔民文化节等活动,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提升华照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在打造海洋生态农场方面,按照绿色农业发展趋势,计划打造别具一格的海洋生态农场。

“农场不仅提供新鲜的海产品采摘体验,而且融合文化创意元素,设计并开发一系列海洋主题的旅游商品,充分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欧阳建章表示。

记者手记

华照村,一个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村落,古树参天、郁郁葱葱,山水相映成趣,名人故居与古朴的学堂点缀其间,人文气息浓郁。走进这样的村庄,宛如踏入一片幽深静谧的天地,使那些被尘世纷扰的心灵得以寻觅到“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惬意与安宁。

在“百千万工程”统筹下,无论是村“两委”还是普通村民,他们对于村庄的“红色”资源念念不忘,也不敢忘,保持了革命老区村的“本色”;对“绿色”生态又油然而生一种自豪之情,因为这片绿色的土地是他们共同守护的宝贵财富;对“蓝色”经济的展望,他们的眼中又闪烁着一种热切而迫切的光芒,看到了村庄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


编辑 范展颢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岳才瑛

(作者:中山日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