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低空产业链成型成势呈现三大特点 | 聚焦深圳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戴晓蓉
2024-08-02 09:5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低空新质 圳在腾飞

在8月2日深圳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深圳市工信局介绍,近年来,深圳全力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出台系列政策、集聚大批企业、建设示范园区,将低空经济列为“20+8”产业集群中的战略重点类产业集群,举全市之力集聚资源,以超常规力度支持培育。

5架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在梧桐山(小梧桐)起飞观光。深圳特区报记者 赖犁 摄

目前,深圳低空产业链已成型成势。形成覆盖全产业链条的产业体系,呈现出三大特点:

  • 关键系统及零部件领域聚集快。深圳在碳纤维材料、特种塑料、电机、电调(tiáo)、电池、飞控等关键材料及配件已形成优势,聚集了格瑞普、好盈、边界智控等一批优质企业,实现了“不出深圳,就能造出一架无人机”。

  • 整机制造实力强。集聚了大疆、道通、科卫泰、联合飞机等无人机整机制造企业,吸引峰飞、德国百合花(Lilium)、卓翼智能、沃兰特等领军企业落户深圳。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市场70%,工业级无人机占占全球市场50%。在巴黎奥运会上,高巨创新通过无人机挂载冷烟花的创新技术为深圳拓展海外市场带来新的产业发展机遇。

  • 创新载体和服务平台相继落地。罗湖5G+无人机血液运输智能空港平台、宝安低空经济产业公共服务中心等平台载体的落地,进一步打通了深圳低空经济创新驱动发展堵点。基于产业链、政策、基础配套等多方优势,深圳加大在城市应用场景的开放,在物流配送、观光旅游、医疗救援、城市交通、应急救援、工业巡检等领域大放异彩。

“空中的士”是深圳大力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的缩影。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摄

据悉,在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上,深圳政策体系健全完善,已构建“条例+行动计划+若干措施”的低空政策体系。颁布全国首部低空经济地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为深圳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发布《深圳市培育发展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4-2025年)》,提出了强化技术攻关、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重点产业链、优化低空生态、拓展应用场景、完善监管机制六个方面共十九项重点任务,将低空经济发展蓝图落实为“施工图”。出台《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真金白银支持企业蓬勃发展,三年政策期内奖励规模预计超5亿元。同时各区也积极竞逐低空经济赛道,纷纷出台行动计划和专项政策,支持低空经济发展。

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全国领先。建设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深圳运营商和设备商在福田、南山、龙岗、龙华、罗湖等区域部署低空通感试验基站,配置业内首个4.9G 128TR大张角通感设备,打造全国规模最大的5G-A低空通感网络。搭建适航检测服务平台,与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赣州合作在深共同组建“航科院深赣无人机适航审定技术服务中心”,开展无人机检验、检测、试飞等工作。布局低空经济领域产业空间,各区依托各自基础和优势布局了低空经济产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园区,为低空经济项目的落地提供了坚实的空间保障。

下一步,深圳将着力推动信息基础设施通感一体化建设,加快部署低空通感5G-A试验基站,实现低空通信、监视全覆盖。加快推动设立低空经济产业基金,全周期、全链条支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围绕低空产业补链强链,深度服务好链上企业和机构。

编辑 温静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戴晓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