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25年全市开放无人机适飞空域占比力争突破75%,低空商业航线总数破千条 | 聚焦深圳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戴晓蓉
2024-08-02 09:5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低空新质 圳在起飞

8月2日上午,在深圳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深圳市交通运输局介绍,深圳将在推动低空经济发展上,将以机制改革探索低空空域协同运行,以技术创新支撑飞行服务保障,以应用拓展牵引低空产业集聚成势,以标准集成引领低空经济创新发展,聚焦四方面重点工作。

7月28日晚,世界之窗奥运主题无人机表演将闪耀深圳夜空,一场精彩的无人机表演将在世界之窗埃菲尔铁塔前上演,在空中绘制出一幅幅科技动感的奥运画卷,为奥运加油。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红声 赖犁 摄

构建高效协同的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机制,在空域等方面形成突破、打开局面。构建城市级低空协同管理机制,探索空域管理、运行管理和飞行服务保障协同融合的新模式,在低空运行体制机制方面先行先试。开展全域低空空域评估,探索建立适合高密度超大城市特点的低空空域精细化协同管理模式。力争到2025年,全市开放无人机适飞空域占比突破75%,低空商业航线总数突破1000条。

健全低空运行管理服务体系,支撑大规模商业化飞行需求。依托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构建支撑“异构、高密度、高频次、高复杂性”低空飞行活动的规则体系,率先开展融合飞行试点,完成深圳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和A类飞行服务站建设,打造低空数字空域图,逐步完善低空通信、导航、监视、气象、情报等服务,2025年底前具备支撑1000架商业运营的低空航空器同时在空、每日1万飞行架次的服务保障能力。

记者在罗湖区某高层楼宇看到,“空中网格员”接到指令后,3分钟左右即可抵达现场,以直播巡查等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及分析,为指挥研判提供支撑。 深圳特区报记者 赖犁  赵新明 摄

拓展五大低空应用场景。物流配送,进一步扩大低空物流网络覆盖范围,提高城市物流效率,2025年低空载人飞行力争达到150万架次。载人运输,面向大湾区推出更多低空载人飞行服务产品,培育城市空中交通新业态,2025年低空载人飞行力争达到3万架次。应急救援,在“空中120”覆盖全市基础上,采购先进适用的无人机技术装备,赋能应急救援体系,打造15分钟航空应急救援圈。城市治理公共服务,促进低空应用与道路巡检、城市安全、国土测绘、环境监测等领域深度融合,实现低空巡管“一张网”。文旅消费,积极培育空中游览、航拍航摄、无人机集群表演等旅游消费市场,承办国家级无人机赛事,进一步推动“低空+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

构建完备的低空标准法规政策体系,促进低空经济创新发展。全面落实《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等上位法和《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依法依规建立涵盖运行管理、经营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完整的地方法规体系,延展制定低空经济领域法规规章,完善深圳低空经济法规体系。努力推进标准先行,已成立了深圳低空经济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启动首批18项低空经济领域深圳标准编制,争取年内发布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体系1.0,在规则标准体系建设上先行先试。

编辑 温静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戴晓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