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底深圳将建成1000个以上低空飞行器起降平台 | 聚焦深圳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戴晓蓉
2024-08-02 09:5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低空新质 圳在腾飞

8月2日上午,深圳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此次大会由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联合主办。大会以“低空新质 圳在腾飞”为主题,汇聚了低空经济领域的500多名专家、企业、政府代表。

深圳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会议现场。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戴晓蓉摄。

会上,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深圳市低空起降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2024-2025)》。

深圳将构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低空起降服务体系,打造由直升机/eVTOL载客运输、物流运输、社区配送、公共治理服务等组成的低空起降网络,为“异构、高密度、高频次、高复杂性”低空飞行活动和“低空+”新兴业态培育提供支撑。到2025年底,建成1000个以上低空飞行器起降平台,航线300条以上,实现低空飞行服务保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罗湖区梧桐山上进行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进行载人观光试飞。深圳特区报记者 赖犁 摄

为实现这一目标,深圳大力推动起降点建设,此次出台《深圳市低空起降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2024-2025年)》,构建低空起降基础设施网络是重点内容,主要包括:

  1. 对现状109个直升机起降场进行eVTOL兼容改造,以及布局新增建设樟坑径直升机场等131个直升机场,部分兼容eVTOL,构建全覆盖、快速响应的低空载人服务网络,满足医疗救护、消防应急、商业消费等低空飞行服务需求。

  2. 新增建设123个物流运输起降点,搭建覆盖全市、快捷高效的空中物流运输网络。

  3. 结合医疗物资运输、快递、外卖等重点场景,新增建设177个起降点,全面提升深圳市商圈即时配送、医疗物资运输等服务水平。

  4. 新增建设一批城市治理起降点,满足应急救援、警务活动、海事巡查等重点领域应用需求,提升城市治理智慧化、精细化水平。

近年来,深圳实施全国首部低空经济立法,启动包括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等在内的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在数字空域底座和飞行申报审批服务平台建设、多部门数据衔接等方面取得进展,有力支撑了多元应用场景落地。

大湾区低空短途运输航线开通暨购票小程序发布。深圳特区报记者 叶雨楠 摄

截至2024年6月,深圳已建成低空起降点249个、开通无人机航线207条。同时,在宝安、龙岗、坪山等区建成占地超过50万平方米的无人机测试场,具备测试、校验飞行等功能,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全国领先。

编辑 温静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戴晓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