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伶仃福田自然保护区报送的《红树林讲堂之童诗创作》获评2024年广东省自然教育精品课程,自2021年起,广东省便启动了自然教育精品课程的评选工作,旨在激发更多人参与自然教育事业的热情。这一举措极大地推动了自然教育活动的多样化、创新性和丰富性。
自2019年起,福田红树林保护区与华新小学云水童诗社携手开展红树童诗创作活动。2022年,双方联合深圳市教科院举办了“做大自然的观察师”——“自然观赏 诗意表达”线上线下直播教学活动,受众人数超过22万;2023年,“红树讲堂”之童诗创作活动继续深入市区各学校,激发了更多学生对红树林和童诗的兴趣。
学生们走进福田红树林,在科普老师的引导下,近距离观察红树植物,了解它们的生存和繁殖智慧,以及潮间带动物(如跳跳鱼和招潮蟹)的特点和生存方式。在此过程中,童诗社老师引导学生捕捉特点,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保护区的科普老师通过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手段,向学生普及红树林知识,包括其三大生态特征(胎生、泌盐和特殊根系)以及强大的生态功能和价值。同时,童诗老师运用“赏诗四步法”,引导学生感受诗意,探索写诗的秘密。
这些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和创作灵感,还让他们深刻理解了国家红树林保护的战略意义,树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这是“跨领域”“跨学科”“跨场域”科普教育的一次新探索和新尝试,具有较高的示范和推广价值。
编辑 李斌 审读 匡彧 二审 桂桐 三审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