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松山湖两大科学城达成战略合作

深圳特区报记者 申卫峰 通讯员 松湖宣 文/图
2024-07-26 13:4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7月25日,在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获批建设四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深圳光明科学城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达成《共同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

7月25日,在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获批建设四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深圳光明科学城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达成《共同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协议”)。

《协议》着眼于推动以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为主体的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发展,提出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对标世界一流科学中心,围绕“四个面向”,聚焦新材料、信息、生命领域,推进光明科学城与松山湖科学城优势互补、差异发展,加快设施、规则、产业、要素互联互通,共同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核心引擎。

其中,包括共同推动科学资源共建共享、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共同推进产业协同发展,共同推动科技交流合作,共同打造“环巍峨山”科研圈和生活圈,共同打造一体化政策环境等六个主要方面,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双城协作,交通先行。本次合作特别开通“光明-松山湖”跨市公交假日专线,通过加强两地交通衔接,推动城际轨网优化设置。此外,协议特别提到要打通深莞科学城快速通道,打造高效科研圈和优质生活圈。

2020年7月27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正式批复同意在“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集中连片区域范围内,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双方表示,两地科学城要在常态化沟通机制下,将协议落实到具体的项目清单之中,形成合力、稳健推进,促使两地联动取得实效,力争实现“先行启动区”到“核心承载区”的跨越,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融合的发展方式,实现两地双赢合作。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璐 三审 何涛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申卫峰 通讯员 松湖宣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