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迎来最新进展。7月25日,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和深圳光明科学城在深圳光明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
座谈会上,两地签订《深圳市光明区人民政府 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这标志着在前期良好合作的基础上,两大科学城的合作迈入新阶段。
根据协议,未来松山湖科学城和深圳光明科学城将构建常态化沟通机制,共同探讨大科学装置和高端仪器设备的共享共建机制,以科研攻关为切入点,在通信、生命技术、新材料等重大科技项目以及产业化发展上形成合力,并加速推进体育、艺术、文化、旅游、医疗等多方面资源共享,共同助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
2020年7月27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批复同意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与深圳光明科学城共同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这也继上海张江、北京怀柔、安徽合肥之后全国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东莞副市长陈庆松表示,本次战略协议的签订恰逢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批复四周年之际,这是东莞和深圳为落实国家战略迈出的重要一步。两个科学城的战略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意义、现实意义。
据悉,7月27日,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和深圳光明科学城跨市公交线路即将开通,为两地交流营造更加便利的条件。
东莞、深圳两座科学城位于巍峨山两侧,“隔山相望”的历史也即将迎来改变。当前两地连接的通道建设均已提上规划建设日程。未来,随着通道的开通,两大科学城的车程将缩短至20分钟。
“未来,随着通道的开通,环巍峨山将形成一片科技创新的热土。两大科学城的合作,必将产生1+1>2的良好效果。”深圳市光明区委书记蔡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