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农村”的深圳,如何在“百千万工程”中做出深圳特色?| 推动高质量发展

读特新闻记者 高灵灵
2024-07-25 17:08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虽然深圳作为完全城市化地区,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农村,但并不意味着深圳就没有“百千万工程”的任务。

7月25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场“全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举行。作为一个完全城市化的城市,深圳要如何结合自身的实际高质量推进“百千万工程”?发布会上,市委副秘书长、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常务副主任韩荡进行了介绍。

韩荡表示,虽然深圳作为完全城市化地区,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农村,但并不意味着深圳就没有“百千万工程”的任务。并且,深圳在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中还有自己特殊的优势。他介绍,深圳有1000多个城中村、900多家股份合作公司、4.3万亩耕地,深汕特别合作区有34个行政村、172个自然村,在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中,深圳积极发挥科技、金融、市场、品牌以及规划优势,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深圳特点、具有深圳特色的特殊路径。

针对城中村的问题,深圳将加大城中村的综合整治和更新改造力度,实施分类施策,重点对城中村的环境面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整治和管理水平提升,加快向现代城市花园小区过渡,实现环境治理和管理秩序双提升。针对股份合作公司,深圳则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推动向现代企业转型,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针对市域小规模的农用地,深圳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打造集生态、观光、科研、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和现代都市田园风光,让广大市民和青少年能在都市里面体验到田间劳作的快乐。

针对深汕特别合作区这个“百千万工程”的主战场,深圳着力抓产业发展、抓基础设施建设、抓镇村建设,特别是抓典型示范、典型带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打造深圳实施“百千万工程”的精彩样板。

除了市内、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建设任务之外,深圳还承担着对口帮扶的任务,跟5个城市总共23个县有对口帮扶协作任务。“在对口帮扶协作过程中也不是简单的单向帮扶,而是发挥科技、金融、市场、品牌、规划‘五大优势’。”韩荡介绍。他举例,大疆无人机飞遍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农业作业面积超过30亿亩次,惠及数亿农业从业者;创新开展了“农业科技金融百县行”活动,引导200多家企业参与,助力对口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累计授信额度超过100亿元,落实农业贷款1.5亿元;创新开展“圳品”帮扶,对对口地区符合条件的农产品进行“圳品”认证,帮助提高品牌价值和竞争力,帮助打开销路等。

“深圳实施‘百千万工’是大有可为、前景广阔,不仅可以打造自己的独特优势,还可以给全省、全国作出示范。”韩荡表示。

编辑 秦涵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刘思敏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高灵灵)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