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兴城,深汕特别合作区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 推动高质量发展

读特新闻记者 高灵灵
2024-07-25 18:26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以建设深圳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核心承载区为主引擎,深入实施制造业“五大提升行动”。

7月25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场“全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举行。今年5月,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以产业平台为重要载体,集聚集约打造县域支柱产业”,深汕特别合作区作为深圳实施“百千万工程”的主阵地,如何贯彻这一要求推动实施“百千万工程”?发布会上,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执行副总指挥赵文三进行了介绍。

赵文三表示,合作区坚持以产兴城,聚精会神抓投资、抓项目、抓产业,以建设深圳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核心承载区为主引擎,深入实施制造业“五大提升行动”,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一是实施“大产业”立柱架梁行动。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主,新型储能、新材料、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为辅,按照“1+3”基本逻辑打造合作区产业发展格局。目前,合作区已引进产业项目计划投资额近1000亿元,预计总产值超3000亿元,初步形成以比亚迪为龙头,以京西重工、东风李尔等20多家企业为代表的千亿级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以华润电力、显控科技等骨干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储能、新材料、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

二是实施“大平台”提级赋能行动。充分发挥“省级指标保障+深圳政策资金+深汕土地空间”协同效应,规划建设众多产业发展平台载体。“两大先进制造业园区平台”,深汕智造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区已纳入深圳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两大特色制造业园区平台”,深汕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建设为华南地区唯一的高端电子化学品专业园区,小漠国际物流港建设为华南外贸汽车滚装枢纽港;此外,加快谋划深汕高铁枢纽站城一体片区和小漠高端商务高品质生活示范区两个集中连片区域开发建设。

三是实施“大招商”增量提效行动。着力引进一批投资大、产值高、发展潜力大的优质企业、项目,保持工业投资、工业产值快速增长。累计招引落地的包含1个百亿级、8个50亿级以及12个10亿级项目。今年7月8日,合作区成功举办产业投资促进大会,现场签约19个项目,总投资超百亿元。目前,合作区有1家链主企业、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0家市级创新型中小企业。

四是实施“大环境”优化融通行动。加快推进交通设施、公共服务、产业服务配套。广汕高铁开通运营,深汕高铁加快建设。区内通港大道、深汕大道等一批城市主干道路通车,形成了一条以港聚产、港产融合的新能源汽车黄金走廊。加快推进与深圳市区同等标准的教育、住房、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深圳中学高中园、二高深汕学校、深汕实验学校今年将建成投用;规划建成保障房项目9个;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汕医院明年投入使用。

五是实施“大民生”融合发展行动。坚持“以产兴城、以工哺农、以城带乡、产城乡融合”的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子,按照三种类型推进深汕乡村建设:

以城带乡型;以村企联建产业园、国企主导租用留用地为模式,打造串联新能源汽车上下游的产业园,鹅埠镇蛟湖村集体预期年收益约1千万元,小漠新田坑等村民小组集体预期年收益600万元。

现代农业型;鹅埠镇水美村、鲘门镇民新村高产水稻试验亩产突破1200斤/造;天子山、下北村以百香果、火龙果等特色水果和菌菇种植为主导产业,打造“一村一品”。

农文旅融合型;采用“国企、社会资本、村集体”合作方式,创新村企农旅多元业态发展。鹅埠镇红罗村建设畲族文化沉浸式交流中心等示范项目;赤石大安村建设“红色基因 盛世大安”为主题的红色美丽乡村;鲘门朝面山村、鹅埠下北村建起正气宴、正合宴等农家乐,休闲观光总相宜。

赵文三表示,下一步,合作区将坚持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同乡村全面振兴相结合,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编辑 秦涵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郑蔚珩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高灵灵)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