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英雄 94期 | B.Duck小黄鸭创始人许夏林:从创意出发的IP才能赢得未来

晶报记者 余梓宏 摄影 受访者供图
2024-07-25 07:59
收录于专题:城市英雄

晶报

阳光媒体 非常新闻

摘要

把一个创意变成一个产业链。

亮晶晶的双眼、厚嘟嘟的嘴巴、头身一样大的体型,搭配标志性的发尖、可爱的招牌笑容……这只火爆全网的小黄鸭,名叫B.Duck,不管你是否知道它的名字,但你一定在某个地方见到过这只鸭子。它是当下国内最热门的创意IP之一,也深受全球消费者的热爱。

许夏林

B.Duck小黄鸭标志性的发型,其实就来自于小黄鸭之父许夏林。2022年年初,B.Duck在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是当时港股里唯一一家做创意IP的企业。把“一只鸭”做到主板上市,对许夏林来说,“最有成就感的是,终于可以和大家讲,做创意做设计是有未来的。”

把一个创意变成一个产业链

B.Duck小黄鸭的诞生,有一个传奇的故事作为背景。1992年,一艘从中国出发的货轮驶往美国途中,在太平洋遭遇了风暴,一只集装箱坠入了大海,29000只塑料鸭子掉入了海中,跟随着洋流开始了漫长的世界漂流之旅。10余年后,这些玩具鸭结束了它们的奇幻旅程,陆续登陆了世界各地的不同海岸,造成现象级的轰动。

这个神奇的“鸭子舰队”的故事,一直深深烙印在许夏林的脑海中。许夏林来自香港,他的父母曾经营着一家很小的玩具厂,主要是代工生产。他从小就看到父母很勤奋地工作,但能做的永远都是在等客户给订单,因为没有自己的IP。而许夏林在英国读产品设计专业时就发现,在一只塑料小鸭生产环节中,欧洲完成产品设计,中国的工厂完成加工制造,最后销售到全球各地,整个生产环节中国的工厂可能只能挣几毛钱的加工费。这让他发现创意设计所带来的高附加值。“同样的物料,同样的产品,就是因为有了品牌和创意的包装,差价能达到10倍以上。”

大学毕业后,许夏林选择成为一名礼品设计师。他希望他做出来的设计能够融入生活,不仅时尚有创意,而且产品还具备足够的实用性,“能够把一个创意变成一个产业链”。

2005年,许夏林的第二个孩子即将出世,他想给孩子设计一个独一无二的玩具形象,能够陪伴着孩子一路成长,这是他送给孩子最独特的礼物。他立马想到了“鸭子舰队”——在大海里勇敢漂流十余载的鸭子,象征着乐观开朗、热爱冒险等品质。他也要设计出一只“Born to be playful”(永远好奇,无限可能)的鸭子。

实际上,鸭子的玩具形象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作为一款橡皮制造的浴室玩具,浴室鸭最早出现在19世纪后期。此前玩具鸭的设计都是头小身大的形象,虽然这种造型便于鸭子在水里浮起来,但许夏林想,“如果我也做一只差不多的小黄鸭,孩子长大后可能就忘记了哪一只是爸爸送的。”为此,他重新设计了一款鸭子的形象——头大眼睛大、鸭嘴咧开微笑,还梳着他本人标志性的发型。“希望孩子一看到这个玩具,就想到爸爸,遇到任何困难都能乐观应对。”

通过创意和设计掌握话语权

如今的B.Duck小黄鸭有多火?截至目前,B.Duck小黄鸭已拥有超过3万个授权商品种类。

“很多人会觉得你们做一只鸭子就做到了上市很容易,但一个IP真正头十年都是投放期,你要先拿出好产品证明自己是一个IP,才能吸引到授权。我们是真的付出了心血在做产品、做图库,慢慢才有授权项。”许夏林说,单纯去设计一个新的IP形象不是很难,但是把这个形象变成衍生品,就要考虑模具、生产、供应链、线下渠道、线上渠道、品牌营销,最后再做授权、海外输出,要打通这么多关,是很困难的。

许夏林和同事在上市敲钟仪式上。

从浴室用品开始,B.Duck的产品线不断壮大,每当有新产品面世,许夏林都会带回家,孩子们的房间充满着B.Duck的身影。但7岁女儿的一句话,却意外改写了B.Duck的命运。“有一天她跟我太太说,教爸爸不要再带鸭回来了,我们已经长大了,不再需要这些玩具了。”而在许夏林原本的设想中,他做这个产品最大的动力就是陪伴孩子一直成长,“如果有一天,他们长大后不再喜欢B.Duck,那我就丧失了原动力继续做下去。”

与此同时,B.Duck的发展也经历了一次巨大的挑战。其中的一次惨烈教训是,2008年,B.Duck开始在国内开线下零售店,巅峰时期在北上广深、成都、武汉、香港开设了60多家直营店以及超过100家加盟店,结果却遭遇了巨大的亏损。

为了把公司支撑下去,许夏林问太太,能不能把家里的房产抵押出去,太太的回答是,房子都是你买的,你想抵押就抵押,但她又补充说,“千万不能把工厂拿去抵押,如果生意失败了,至少还有工厂可以维持一家子的生活。”许夏林一开始答应了,结果把所有房子都抵押出去后,仍有很大的资金缺口。到了第三年,实在没有办法,他还是将工厂抵押了出去,“当然那时候是瞒着太太抵押的。”而在公司最艰难的时刻,太太主动提出,自己保险柜里还有一些嫁妆,大概值20多万。许夏林跟她说,不行,不能动,因为太有纪念价值了。“实际上我想的是,这些钱太少了(不够用)。”许夏林笑了笑说。

2011年,B.Duck开始转型,推出授权业务,与不同的品牌授权合作,推出了形形色色的产品,范畴覆盖了衣食住行,从日常用品到家庭用品,这一策略让消费者逐渐建立起了对B.Duck形象的认知。

更为重要的是,这次转型,让B.Duck不再停留在“萌萌”的可爱形象阶段,而是变得更加“潮”了,这也让B.Duck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曾经我父母的工厂是想象不到会跟麦当劳这样的大企业平起平坐进行合作的,但现在,因为我们有了自己的IP,就能跟很多知名的企业合作,而且是作为品牌方而不是供应商,有了话语权。这是通过创意和设计可以做到的。”

深圳是产品设计的落脚点

“虽然动漫或者影视作品的传播力很广,但它却框定了IP的形象,我们不想把受众局限在3到8岁低龄化的位置。”许夏林认为,在当下,中国需要一个真正从创意出发的IP,它的形象可以随着潮流不断变化,甚至不断地破圈,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他更希望B.Duck能成为一个跨越世代、全家不同年龄都会喜欢的角色。

而许夏林作为设计师出身,也决定了由他一手创办的B.Duck的基因就是做产品,这是他真正擅长的领域。“让消费者真实触摸到小黄鸭的产品,我相信这是一种更强势的潜移默化的品牌输出。”水杯、鼠标、床品、玩具、头盔、拍立得、机械键盘、游戏机……各类产品都能融入小黄鸭可爱的造型之中,而这些产品能否让消费者喜欢上,就必须要依靠创意和设计能力,这也是B.Duck核心竞争力所在。

2009年,B.Duck在深圳设立总部,也是出于做产品的实际需求。当时B.Duck的工厂位于惠州淡水,而设计总部则在香港。每当香港这边设计好图纸后,都需要带去给惠州的工程师,再由惠州的工厂做出样品。而深圳,正好是在连接香港和惠州的中点,对于产品设计师而言,深圳是一个非常好的落脚点。

“我们也希望通过B.Duck小黄鸭成功在主板上市的案例,带动创意的概念,专注创作、坚持原创,告诉更多年轻人,做好设计是有未来的。”许夏林说。

许夏林

小黄鸭德盈控股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B.Duck品牌创始人。

编辑 周晓飒

(作者:晶报记者 余梓宏 摄影 受访者供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