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普惠小微贷款余额率先突破2万亿

深圳特区报记者 熊子恒
2024-07-24 19:14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深圳让越来越多的中小微市场主体享受到金融服务的实惠。

7月24日,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举行2024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今年上半年,深圳金融总量合理增长,社会融资成本继续下降,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25个百分点。用好“征信+信贷”破解融资难题,深圳让越来越多的中小微市场主体享受到金融服务的实惠。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上半年,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提升,截至6月末,深圳市制造业贷款余额约1.2万亿元,同比增长14.8%;绿色贷款余额1.06万亿元,同比增长28.4%。针对小微企业资金需求,深圳推出“小微通”“个体通”“科技初创通”“绿金通”等产品,助力破解融资难题。截至6月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在全国各城市率先突破2万亿元,达到2.02万亿元,有效支持了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

小微企业由于抵质押物不足,缺乏担保,有效信息获取难、成本高,银企对接匹配效率低,使得银行不敢贷、不愿贷,用好征信服务成为了支持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关键一招”。截至6月末,深圳地方征信平台等机构共推出51款征信产品,服务企业50万余家,促成企业获得融资4858亿元。

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推动征信赋能信贷政策精准落地,通过“小微通”和“个体通”,充分利用“公共信用评价体系”和多维度政务数据,实现精准画像,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与银行信贷产品供给对接难、匹配难的问题,助力个体工商户快速获得借款额度。

为打通科技初创小微企业融资“最初一公里”,“科技初创通”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构造潜力科创企业评估模型,从“看过去、看现在、看未来”角度动态化、实时性、全覆盖评估企业科创潜力。截至6月末,“科技初创通”助力10家初创科技型企业获得融资2507万元。

为破解企业碳核算成本高、数据收集难,无法覆盖中小企业的问题,“绿金通(碳账户)”。通过企业税务发票及其他信息,识别和解析耗用煤电油气热等能源情况,评估企业能源消耗规模、碳排放量以及节能减排趋势,结合收入和销售信息评估企业能源消耗效率、单位碳排放产出规模。截至目前,“绿金通(碳账户)”帮助8家绿色低碳转型企业获得授信3.1亿元。

编辑 温静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熊子恒)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