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无偿献血300次!他用行动绘就生命色彩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李忠 通讯员 孙静 文/图
2024-07-18 15:1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深圳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得益于市民广泛的社会公益意识,以及深圳“志愿之城”的建设。

血液是生命之源。在深圳,每天都上演着许多起死回生的故事,医生们高超的技术是关键,但爱心市民们捐献的血液更是基础。深圳市血液中心是连接病患和爱心市民间的一座桥梁,每位从事这项爱心事业的血液中心员工是这座桥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爱心市民中的一份子。

7月18日,深圳市血液中心献血次数最多的员工林创松献血次数达300次。

氛围所在 奉献爱心容易实现

林创松是深圳市血液中心供血服务部的医生,已在该中心工作了35年。自1998年7月第一次献血开始,林创松便投身于无偿献血事业,至今已有26个年头,是该中心献血次数最多的员工。

林创松根据医院订单备血

林创松说道:“早期献血主要是献全血,后来了解到献成分血对患者疗效更好,就以献成分血为主了。也因为是在总部上班的原因,献血就变得很容易,中午空闲之余,就可以到大厅献血,不只是我自己,我们中心很多同事都是固定的献血者,经常利用午休时间或工作之余献血”。

林创松第300次献血

“每天收到来自医院的订血单,各种抢救、手术、孕妇等,需要用血的情况太多太多了,我深刻感受到血液的重要性。所以,捐血救人这件事,我也会一直坚持下去。其实我做的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只不过坚持的时间长一些而已。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希望有更多的爱心市民共同加入到无偿献血的爱心事业中来。”林创松呼吁大家共同参与。

无论哪种形式 都是挽救生命的方式

无偿献血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为捐献全血,一种为捐献成分血(单采血小板)。目前,深圳市血液中心下设18个采血点,绝大多数街头捐血站和捐血车只能捐献全血,除总部外,华强北机采中心、罗湖书城捐血站、龙华天虹购物中心捐血站、观澜湖捐血站、南山捐血站可同时满足全血和捐献成分血需求。

可满足捐献全血与机采血小板需求的捐血站

对于献血者来说,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捐献间隔不同。根据《深圳经济特区无偿献血条例》规定,献全血的间隔期为90天,一年最多献4次。根据国家标准《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献单采血小板的间隔期为14天。一年最多可以捐献24次。

机采预约可扫码或致电0755-83252122

深圳市血液中心社会事务部部长蓝欲晓介绍:“爱心市民不用太过于追求献血次数,这个次数仅是一种奉献爱心的代表,我们希望将捐血救人的理念传播出去,将更多正能量的人物和故事传播出去,让更多的爱心市民都能看到并且加入到捐血救人的队伍当中,无论哪种形式,都是挽救生命的方式。”

深圳市血液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卢亮向林创松颁发感谢状

全民参与 彰显城市文明

无偿献血事业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公益文明事业。深圳从1993年开始推行无偿献血,累计已有超过572万人次无偿献血,累计捐献1145吨血液,救助伤病患者达186万人次。截至目前,在深圳献血超过100次的爱心市民达近千人,献血次数最多的市民献血超450次。

同事们共同为其祝贺

深圳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得益于市民广泛的社会公益意识,以及深圳“志愿之城”的建设。同时,深圳始终坚守“自愿、无偿、利他”核心理念,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深圳精神文明的建设,深圳已连续十四届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

编辑 王雯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李忠 通讯员 孙静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