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幸福“水”画卷 今年广州已建设碧道148公里

广州日报
2023-10-31 20:28
摘要

广州正以高质量建设碧道为引领,绘就幸福“水”画卷,奋力建设打造幸福美丽河湖。

2023年,碧道再次入选广州市“十件民生实事”,记者从广州市河长办获悉,截至9月底各区上报建设碧道148公里,超过2023年全市碧道建设100公里的任务。广州正以高质量建设碧道为引领,绘就幸福“水”画卷,奋力建设打造幸福美丽河湖。

2023年以来,广州不断提升河湖管理保护治理水平,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水环境治理成效显著。目前147条黑臭水体全部消除黑臭;河湖长制工作连续5年荣获省考优秀等次,2022年度考核位列全省第一;南岗河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国家首批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增城区增江“一江两岸”水利综合整治工程获选“2021-2022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市民对碧道建设工作的满意度达82%。

白鹭在猎德涌起舞

新建污水管网2.1万公里,持续加大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

稳步推进提质增效。“十三五”以来,广州新建污水管网2.1万公里,新(扩)建污水厂40座,污水处理能力达到814.03万吨/日。污泥无害化处置率100%,污泥干化能力达1903吨/日,满足现阶段需求。累计巡查管网约106万公里,清疏养护约2.45万公里,完成结构性缺陷修复5755处,挤出外水1357处。城市污水厂进水BOD5平均浓度达108.81mg/L,较去年同期增长2.2%。“一村一策”推进纳入省民生实事任务的30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深入推进源头减污。广州累计清理整治完成“散乱污”场所约6.6万个;深入分析影响全市水环境质量的氮、磷等主要污染物来源及变化趋势,上半年全市共查处水污染相关环境违法案件37宗;制订印发《广州市 2023 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实施方案》,继续推动化肥、农药使用减量,上半年分别同比减幅0.42%、1.47%。拆除涉水违建约34.86万平方米(累计超1600万平方米);推进443条合流渠箱改造累计362条达到清污分流标准,超2万个排水单元达标认定面积比例达90.90%;继续推动二沙涌治理水质达到Ⅳ类标准,取得明显改观。

南岗河碧道

建设碧道148公里,奋力建设打造幸福美丽河湖

高质量建设广州碧道。2023年,碧道再次入选广州市“十件民生实事”,结合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市“新乡村示范带+工程”和“绿美广州工程”,以碧道引领建设高品质县镇村环境,统筹规划远期碧道建设。印发《广州市河长办关于下达2023年度全市碧道建设任务的通知》,计划建设碧道100公里以上,截至9月底各区上报建设碧道148公里;南岗河全国首批幸福河湖建设项目试点已通过验收;流溪河入选第二批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科学谋划水经济试点建设。6月29日,省河长办印发了《广东省水经济试点建设工作方案》《广东省水经济试点主要业态工作指引(试行)》,广州南沙区粤港澳大湾区水上运动基地、从化区天人山水大地艺术园列入全省试点项目,计划依托河湖资源优势,统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在确保河道行洪安全和水利设施管理等前提下,主动对接体育、规自、港务、海事、行业协会和相关企业、院校的需求,拟通过适度开放水域空间,整合陆域资源,试点建设群众性水上运动基地和全市水上运动中心,推动全市水上运动产业发展。

广州市水务局表示,下一步将深入推进长效治理工作,力争2023年累计完成430条合流渠箱改造,深入推进排水单元达标建设及其配套公共管网建设,建立完善防止返黑返臭长效机制。统筹好资金、用地等要素保障,加快番禺治水攻坚、二沙涌水环境治理等,向管理要效益,向工程要效果。落实“一厂一策”方案,完善联调联控机制,提高排水设施精细化管理水平。继承发扬传统水文化,规范引导水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杜娟 通讯员 穗水轩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田语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