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大擂台》比武竞赛顺利收官!江门市喜提4个大奖

江门日报
2020-09-05 23:42
摘要

9月1日晚,全省《乡村振兴大擂台》颁奖晚会在广东广播电视台进行录制,标志着《乡村振兴大擂台》比武竞赛顺利收官。江门市获得“最佳组织奖”。

乡村振兴“我要做”,“擂台比武”动真格。

9月1日晚,全省《乡村振兴大擂台》颁奖晚会在广东广播电视台进行录制,标志着《乡村振兴大擂台》比武竞赛顺利收官。经过历时约3个月的紧张准备和比拼,最终,江门市获得“最佳组织奖”(全省5个),参赛的新会区茶坑村、台山市五丰村分别获评“优秀村”,开平市强亚村获“厕所革命优秀村”(自荐类)单项奖。

图为郑少强局长领取地级市“最佳组织奖”

据了解,《乡村振兴大擂台》开播以来,在珠江频道、广东卫视、人民网、触电新闻等30多个媒体全网传播,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传播,累计超15亿人次观看,引发网友留言互动超1亿条。江门市通过参加擂台比武,借力《乡村振兴大擂台》团队资源和节目热度,向全国观众展示了美丽侨乡的风采、韵味和实力,有效提高江门的知名度。

精心策划参赛

《乡村振兴大擂台》是由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广东广播电视台推出的全国首档“乡村真人秀+演播厅观察类电视问政类+融媒体多屏互动”节目,首创以主题综艺擂台PK的方式,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产业发展,生动展现广东乡村振兴和发展成果。

江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次活动, 江门市委农办全力以赴,精心组织,会同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对各市(区)的统筹指导,加强与主办方的密切联系。希望通过节目传递江门乡村振兴故事,充分展示侨乡新农村良好新风貌和岭南特色魅力,提高大众对乡村的关注,形成新农村建设示范效应,扎实推进江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

江门市委书记林应武专门安排时间到节目录制现场,大力推介江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举措、经验和成效。林应武还分别携手茶坑村驻村第一书记谭俊仪、五丰村驻村第一书记陈金灿,一起为茶坑村、五丰村打Call。给予参赛村基层干部和村民极大鼓舞,树立了全市“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领导机制的优秀典范。

6月8—19日,广东广播电视台先后到五丰村、茶坑村进行采风创作和参赛村庄真人秀视频拍摄。期间,副市长王长青与外拍工作组亲切交流,台山市副市长方健康在开机首日到五丰村拍摄现场录制打call视频,新会区副区长凌华威到茶坑村拍摄现场探班助力。

奉献精彩比拼

图为强亚村“厕所革命优秀村”(自荐类)颁奖现场

7月31日晚22时,《乡村振兴大擂台》第七期节目在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播出。新会区会城街道茶坑村和台山市海宴镇五丰村代表江门市与广州市2条乡村进行“硬碰硬”。经过角逐,4条乡村皆取得了700分以上的高分成绩,这也是该节目开播以来,首次4条乡村比赛总得分超过700分,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开场秀上,五丰村带来节目《七彩东南亚》,融合缅甸、印尼等东南亚舞蹈元素,处处彰显“小小联合国”的异国风情;茶坑村展示浓厚中国风的作品《陈皮情》,讲述从小深受启超文化熏陶的少年,怀揣梦想出国闯荡,家乡的陈皮成为寄托乡愁的家珍,娓娓道来茶坑的历史传统和人文底蕴,古韵风味感染全场。

简单亮相过后,“擂台比武”进入首轮环节——五大项硬核PK。通过户外乡村真人秀VCR,多角度、全方位反映乡村在农房管控风貌提升、“厕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治理、产业发展等五大方面的建设成果。随后,比赛进入开杠时刻、现场拍砖、为乡村打call等多个环节进行PK比赛,战况激烈,将各条乡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展现的淋漓尽致。

节目中,专家评委、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刘付启荣评价,五丰村极具东南亚风情的国家庭院等建筑,成熟的供港菜心、特色香料等产业深深吸引了他,并表达出了对五丰村的向往之情;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廖泰森点赞茶坑村的陈皮村产业链有生产、有加工、有流通,做得非常完美。

既是擂台,也是讲台

今年7月,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公布广东省2019年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情况。结果显示,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江门综合评价等次为“优秀”,连续两年位列粤西片区第一名,并获通报表扬。

翻开江门市2019年乡村振兴“成绩单”——全市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254.23亿元,增长6.3%,增速全省第一;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73元,比上年增长9.5%;成功创建全国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扶贫工作考核连续四年被省评为“好”的最高等次……

《乡村振兴大擂台》一方面通过比武打擂,反映乡村振兴成就,形成你追我赶的势头,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争当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另一方面,擂台本身也是各个优秀乡村振兴故事的讲台,通过展示和分享各地在乡村振兴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各地可以充分借鉴,学为己用。

“通过此次比赛,我们看到自身的不足,也为接下来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思路。”陈金灿表示,五丰村将利用好合作社力量,重点打造特色产业——斑斓条,一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完善民宿等配套,拉动消费;二是外拓市场,积极参与各类展销活动,推介斑斓条,与茶楼、酒店寻求合作,并完善冷链物流运输,逐步扩大到珠三角市场;三是加强网络直播培训,抢占线上市场。推动“三驾马车”齐头并进,逆转乡村薄弱环节。

与此同时, 江门市委农办以参加《乡村振兴大擂台》为载体,抓住利民惠民这个关键,积极推进“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加大力度推进“美丽廊道”建设。目前,全市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99.3%,基本实现每个自然村按实际需求建设1座标准化公厕的目标;自然村覆盖污水设施完成率32.35%,雨污分流完成率65.5%;整治道路2443.1公里,清淤疏浚河道1562.7公里,完成“廊道”绿化美化提升1169处、700.578公里……群众获得感、荣誉感不断增强。

编辑 刘桂瑶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