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人民群众最关注的领域、最期盼解决的问题,往往也是矛盾尖锐、难题集中的“深水区”“攻坚区”,是最需要改革的地方。我们必须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断,揭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旨归。
一切改革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民
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全面深化改革是人民的事业。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40多年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党的政策的激励下,广大人民群众以满腔的建设热情投入到创造美好生活、实现民族复兴的改革大潮中,在短短几十年走完了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路程。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就是因为这项事业始终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内涵更加丰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为迫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倾听人民关切,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全面深化改革,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全体人民享有美好生活迈上新的台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要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一切改革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民,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全面深化改革,不是为改而改,不是想改就改,而是要以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为出发点,以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落脚点。人民群众最关注的领域、最期盼解决的问题,往往也是矛盾尖锐、难题集中的“深水区”“攻坚区”,是最需要改革的地方。我们必须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当前在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人民群众来说就是“最紧迫的事情”,这些问题许多依然是改革不充分不彻底所遗留下来的,而破解难题的出路只能在于保持政治定力,迎难而上,继续不遗余力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更加注重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的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表明,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才能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习近平总书记一再指出:“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要更加注重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当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其复杂程度和敏感程度更甚以往,因此发挥人民主人翁作用就至关重要。要相信人民群众推动改革的首创精神。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少数精英的独角戏,而是广大群众齐心协力再创辉煌的大合唱。成功的改革一定是顶层设计和群众探索的有机结合,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奔赴,需要鼓励基层群众大胆试验,加强改革试点,同时对改革探索中的一些失误和不足,多宽容理解,少求全责备,真正把蕴藏于人民群众中的首创造精神激发起来。要尊重人民群众参与和评判改革的主体地位。改革必须形成合力,形成合力就需要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因此,必须扩大人民的政治参与,畅通群众利益表达的渠道,在重大的改革决策出台前,要认真倾听人民呼声,尊重大多数群众的意见,吸收他们的真知灼见,在民主集中的基础上做出科学决策。人民还是改革试卷的阅卷人。以闭门造车的独断方式推行改革、以“孤芳自赏”的高冷心态评判改革,最终只会落得孤家寡人、草草收场的结局。群众最知晓自身的难处与利益,他们对改革的感受最直接、观察最具体、体会最细致,改革要能持续、深入和有效,关键在于让人民成为改革结果的主体评价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而改革成功与否的评判标准,始终是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
释放人民群众的劳动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变革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是解决社会矛盾、实现历史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当前,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就在于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创新驱动,而创新的动力源于增强社会活力,释放人民群众的劳动智慧。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积极最宝贵的主体,人民通过思考和创新,不断地发明新的工具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人民通过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产任务、创造全新的生产模式,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切都离不开汇聚民智民力。人类两百年来技术革命的历史已经表明,很多改变世界的重大发明就来自于不起眼的小人物的奇思妙想。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也有着无数普通人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顽强拼搏,实现人生梦想,成为引领时代的弄潮儿和佼佼者。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孕育了人民群众的更加丰富的劳动智慧和更加饱满的创新激情。如何汇聚民智民力,离不开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践也一再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依然是配置包括人的智力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的最有效方式。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看,增强社会活力,就是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尊重人民的智慧结晶,保护人民的创造热情。当中国人民实现劳动致富的渴望与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相结合,拥有14亿人口的中华民族就一定能涌现出无数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优秀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
(作者系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编辑 秦天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赵明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将于2025年11月9日举办。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会徽以“繁荣、包容”为立意,撷取礼花绽放瞬间,由三朵花瓣交叠旋转形成图案,通过提取花朵外形和色彩,环绕花心螺旋围合一体,形成同心礼花,寓意粤港澳大湾区交融互通、活力无限,背靠祖国、绽放世界。 十五运会会徽图案由代表粤港澳三地的花瓣交叠旋转而成。
01:00观澜版画村:邂逅深圳的艺术田园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图为10月26日拍摄,在深圳这座繁华都市中,有一处宁静的艺术角落——龙华区观澜版画村。今日踏入这里,仿佛走进了一个被时光遗忘的艺术世界。村子里错落有致的客家古建与现代版画艺术完美融合,每一栋建筑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每一幅版画都诉说着独特的故事。漫步其间,感受着浓厚的艺术氛围,让人远离城市喧嚣,沉浸在这份宁静与美好之中。 据了解,观澜版画村是位于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牛湖社区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由清乾隆年间的客家古村落大水田村改造而成,融合客家传统建筑与现代版画艺术,被誉为“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和“最具文化价值特色小镇”。#读特小记者#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