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地铁上班被直播还遭“指指点点”?打工人集体声讨!律师:或造成侵权

读特新闻记者 薛锦瑜
2024-07-12 12:02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被当景点”直播?还被直播间网友指指点点?打工人:有被冒犯到

“怎么脸上都不开心?”

“看着就是满脸怨气,哈哈!”

“一个两个都是混日子...”

深圳人挤地铁

被网红“当景点”直播?

还被直播间网友指指点点?

这遭到了打工人们的集体声讨。

图片

图片

这个现象,出现在深圳岗厦北站。

有网友发帖吐槽称,

多位自媒体主播架着机器

在地铁站内外直播,

直播内容则是上班族的早高峰画面,

而且都没有打码处理。

从发布者提供的照片上可以看到,

主播在地铁站内直播上下地铁的乘客,

部分乘客低着头,

也有部分乘客被拍到了正脸。





图片

直播截图。

而在直播的弹幕中,

有网友还在对

不知情的地铁乘客

评头论足,

“他们怎么都不开心似的”

“全部都是满脸的怨气”

“难看的都是白天上班

好看的都是晚上上班”。

网友:有被冒犯到

据湖北经视直播报道,7月11日上午,一位发帖者对记者表示,每天在岗厦北站坐地铁上班都能看到有主播在直播,“一开始以为是工作人员,结果发现是主播,而且不止一两个人,我也被拍到过。”他还表示,感觉侵犯了他人的权益,利用不知情的乘客上下地铁拥挤的画面来博取流量,“不劳而获的行为,太恶劣了!”。

网帖截图。

评论区也有网友表示,“只是普普通通地上班,不想被直播放到网上,一群人指指点点评头论足。”“每个人都应该对陌生人有基本的尊重和边界感。”

据极目新闻报道,7月11日上午8时许,记者在直播平台搜索岗厦北地铁站,发现确有主播正在站厅对准地铁屏蔽门前排队的乘客直播,该场直播已有3000余次点赞,直播间还不时有人打赏礼物。记者查询其直播动态发现,从6月底开始,该主播就以“深圳最大的地铁站”为主题,在每天上午7点半至9点半左右对岗厦北地铁站站台进行直播。

直播截图。

另一位目击者也告诉经视直播记者,现场的主播直播时不给乘客的面部打码处理,“刷到过几次直播间,都没有打码。”

图源:经视直播。

7月12日,读特新闻记者搜索这位ID为“大文”的主播,发现其近日除了12日未直播外,之前每天都会直播两到三次,直播时间均在早晚高峰,直播标题就是“深圳最大的地铁中转站”。

图源:某主播直播记录。

据湖北经视报道,这名主播表示有时被地铁工作人员发现会被驱赶。当记者追问为何不给入镜路人打码时,他并没有作出回复。

深圳地铁:拍摄乘客的脸不做打码处理是不允许的

深圳地铁工作人员表示,已经收到了此类投诉,接下来地铁方面一定会严加管理,“如果没有向地铁方报备拍摄内容,都是不允许拍摄、直播的。”工作人员表示,会加大各个地铁站巡逻力度,保障乘客的权益。“拍摄乘客的脸不做打码处理,这是不允许的,我们正在核查处理。”

图片

图源:网络截图。

律师:公共空间直播也可造成侵权

湖北炽升律师事务所律师路金表示,《民法典》1019条规定,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这种行为损害了路人的肖像权,入镜者可以找到主播要求其删除影像或停止直播。”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律师赵良善分析表示,在公共空间架直播机器,仍可能侵权。虽然是公共场所,但权利人有权决定自身的肖像情况被他人知悉或不知悉。比如,监控就类似于直播设备,如欲获取监控信息尚且需要合法程序,由此可见,公共领域的信息也是不公开、不对外的,所以公共空间直播未经他人同意录入他人肖像同样违法。

读特快评

直播“欣赏”他人的辛劳,既不合法也不合情



随着网络直播以及短视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在无意间被拍摄、被直播、被“出洋相”。有许多网友们在社交媒体上反映,其实这种直播打工人的现象,在很多场所都有出现。

在健身房健身时被直播,在餐饮店吃饭时被直播,坐网约车时被直播……据法治网报道,甚至还有女性消费者被商家直播泡温泉的过程及现场画面。这些普通人无论是作为无意间入镜的路人还是正常消费的消费者,仅仅因为进入了某个主播所在的公共空间就被人直播在网上,被人评头论足,恶意揣测。

图片

网友发帖。图源社交平台截图

一位网友对此吐槽:感觉在上班期间中被“直播”的自己,像被监视的动物。甚至有人悲观地调侃:这简直是“牛马直播间”。很多网友对此也感到非常愤怒。

事实上人们普遍讨厌这种“随地大小播”,不仅是因为这种在公共场合直播的行为侵犯了个人隐私,还因为这些直播者们凭借“欣赏”他人的辛劳而不劳而获。这些在地铁进行的直播大部分都架在了视野最高处,甚至有些主播自己“带节奏”对某个入镜的路人指指点点,这种居高临下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更是心理意义上的。居高临下地聚焦并点评普通人日常生活中偶然遇到的窘迫,这种恶意和凝视自然会被网友抵制。

打工人用自己的双手去工作,用自己的双腿坐地铁去挣钱,碰到高峰期大汗淋漓地排队,碰到下雨天可能会被淋湿,早上刚睡醒赶路时的睡眼惺忪,傍晚下班时的疲惫,这都是每一个普通人奋斗的样子,不该被恶意揣测为“一个两个都是混日子”。从这个角度讲,这些主播更没有资格去“凝视”“指指点点”打工人。打工人挣钱凭借自己的双手,这些主播则是不道德地贩卖他人自尊和隐私而获利,而那些点赞和打赏正是“不道德”的“证据”。

肆无忌惮地把镜头对向普通人,并评头论足恶意揣测,利用他人的隐私牟利,不仅仅是法律层面的不合法,更是道德层面的不合情。恰恰是这些主播以及直播间评论区输出的“电池人”“廉价劳动力”这种价值观才是为社会所不容的。靠自己的双手谋生不丢人,靠贩卖别人的隐私并贬低他人的劳动才该被唾弃。

(资料来源:湖北经视直播、极目新闻、法治网)

(注:图中马赛克为后期添加)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张蕾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刘思敏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薛锦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