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特区四十年 感受城市的温度
深圳特区报 王鹏
2020-09-05 08:02

《叉仔:与深圳一起成长》 张黎明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0年6月版

1980年,在刚拉开改革开放大幕的中国内地,被赋予特殊行政级别的特区城市冉冉升起。四十年后,特区中的深圳发展出类拔萃,再被寄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厚望。一个边陲农业县,何以快速崛起,跻身国际化大都市?奇迹背后城与人又经历了怎样的变迁?透过叉仔的成长,我们或许能窥知一二。

张黎明新作《叉仔——与深圳一起成长》这部长篇小说,从叉仔读小学、深圳遭遇强台风讲起,中经特区设立、国贸大厦兴建、香港回归,止于老城拆迁、叉仔读博返深参加论坛。城市的发展脉络清晰可见,人物的变化轨迹亦真实可感。

徜徉于这样的历史画卷,眼前闪过叉仔巷一幕幕之时,不觉进入自己的少年,也呼朋唤友,沿着村里残存的铁轨,寻找一种毛茸茸尾巴的草,充满了探索世界的无尽渴望。很奇妙,叉仔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少年和我的九十年代少年,竟然会在阅读中切换,这或许就是文学的魅力。

随阅读穿梭于频起高楼、新事物不断涌现、现代生活方式浸染的城市大千世界,深圳又恍若我的家乡小城。

特区终究是特区!是无数的际遇加持,是“垦荒牛”式的开拓精神支撑,是叉仔式的深圳人葆有的公德心,让深圳这座城沉淀了过去,薄发于当下,深耕在未来。

东纵革命精神的传承

深圳是座年轻的城市,但并不缺乏光荣的革命传统。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东江纵队孤悬敌后,浴血奋战,留下了诸多可歌可泣的篇章。这段记忆深深植入了叉仔的家族史。在小说中,六叔公有意无意和叉仔讲述小巷往事,以及大哀大痛的抗战革命历史片段。七叔公在对叉仔们进行安全教育时,重拾起充满悲情的东纵故事。

何以这些叙述细微且感觉到真实的温度,并非枯燥的“公式”?我认为这是作者多年来致力于挖掘和记录本土故事的结果,在她所著《解码边纵——粤赣湘边纵队口述史》《血脉中华:罗氏人家抗日纪实》可见端倪。在《叉仔》中,我们仍可以看到这种努力,感知作者对乡土故事的珍视,大量的历史资料收集和采访正是文本的底气。

东纵的革命精神也在叉仔们的幼小心灵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是这种对历史的铭记与传承,深圳的城市风格与气质愈益鲜明而厚重。

特区之特:个体梦想与城市际遇

作为百十年间不显山露水的海边小城,1979—1980年的深圳迎来了改革开放的难逢机遇。深圳成为改革开放的“探路者”,一步步引领时代潮流,逆袭省港。这是深圳的际遇,也为叉仔这样的个体的梦想提供了无限可能。

1979年最强台风侵袭深圳时,叉仔萌生了建高楼的想法。随后国贸大厦、地王大厦拔地而起,深圳的天际线野蛮扩张,叉仔的梦想也逐渐落地,成为清华大学建筑系博士。

对于叉仔巷的人们,外资的涌入、商品经济的活跃,让他们的生计不断改善,偷渡香港的风气也消散如烟。彩电、洗衣机、新式家具飞入寻常百姓家,“香港行”成了简单的事情,作为东纵老战士的七叔公也亲眼见证了香港回归的历史时刻。在深圳这座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摸着石头过河”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天跌落来当棉被盖”的积极、无畏,则让人们卸掉思想包袱,一往无前。

当深圳特区初创之时,叉仔巷人并不理解特区的含义,更不会想到他们的命运会就此改变。随着特区优惠政策的不断出台,他们“近水楼台先得月”,成为率先迈向现代化和富起来的一批人。这是深圳的骄傲,也是他们的幸运。

公德精神的有力表达

叉仔巷原是一条民风淳朴的小巷,在白兰树下,邻里邻居闲话家常、谈论国事。凉茶铺之上,人们避居,共抗台风。乡邻之间的守望相助、家庭之间的浓浓亲情,在小说中许多“接地气”的细节表现得淋漓尽致,城的温度扑面而来。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小说也直面城市发展之困,体现了一种反思和对一座城的希望之情。

在小说中,六叔公珍藏着几代人流传的“火烛车”,我想这是公德精神的有力表达。叉仔们游荡于火车站、人民路、十字街之间,准备抓小偷。这看似逞能、带有游戏意味的举动,实际上蕴含着这群孩子的公德心,正是每一个普通的个体对深圳这般热爱,使得这座城欣欣向荣。

老城改造后,叉仔巷等彻底消失。然而,昨天或今天的种种纠结,往前或退却,失去或得到,人与城始终一道同风雨,共成长!

编辑 董雯静

(作者:王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