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25日,木棉岭社区党委组织近20名社区带头人参加新时代“枫桥式”社区“红色”带头人培育系列活动之调解方法与技巧提升培训。
主讲老师从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等方面切入,解析倾听、理解、沟通和协商等实用的矛盾调解方法的运用,强调调解中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参与的小组成员们就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并通过身体语言猜猜游戏,以及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感受被调解双方的不同立场和想法。
“学习了这些专业知识,以后调解心里更有底了,这样调解技巧很实用,希望可以为更多居民解决纠纷、化解矛盾”。带头人队伍成员黎玉梅说。
近日,木棉岭社区悦峰尚府小区的吴先生因楼上夜间小孩的吵闹声、家具挪动声等噪声问题备受煎熬。在多次沟通无果后,吴先生向社区“党群悦聊空间”求助。社区工作站和调解志愿者迅速响应,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他们强调邻里关系的重要性,耐心解释相关法规,并促成了双方的和解。最终,楼上住户承诺在晚上十点半前哄小孩入睡并减少噪声,为社区创造一个更宁静的居住环境。
在罗湖区东晓街道木棉岭社区的“党群悦聊空间”,这样的调解场景经常上演。作为罗湖区“二线插花地”棚改项目落地后的新建社区,随着入住率的不断提高,邻里纠纷、劳资纠纷、遛狗不文明等矛盾纠纷问题不断涌现。针对这一情况,社区依托“悦聊空间”,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启动社区“红色”带头人培育项目,通过开展邻里纠纷调解方法与技巧提升的培育赋能活动,为社区“党群悦聊空间”调解室输送更多掌握专业调解知识和调解矛盾纠纷能力的社区带头人。
此外,木棉岭社区党委还积极培育社区本土调解队伍,主动挖掘热心调解人才,成立党员带头、志愿者参与的志愿调解队,组建“1+N楼栋服务小队”,变“坐等纠纷上门”为“主动排查化解”,解决居民群众遇到问题和矛盾纠纷要“跑多趟”“问多次”“找不到人”的烦恼,把居民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在“家门口”,切实做好居民的“解忧知心人”。
编辑 李依林 二审 谭凤希 三审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