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丨嘎嘎嘎!深汕稻田里来了一群“打工鸭”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淑芳
2024-06-26 20:08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

中国商事主体第一端

摘要

百千万工程丨嘎嘎嘎!深汕稻田里来了一群“打工鸭”

时下,走进

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赤石镇明溪村

规划整齐的稻田郁郁葱葱

微风拂过,绿浪翻滚

走近稻田

只见一群小鸭子扑腾着翅膀

惬意追逐

时而捉虫吃草,时而戏水嬉闹

不时还传来“嘎嘎嘎”的欢叫声

这看似充满田间野趣的景象

其实大有文章

今年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在赤石镇多个村庄开展乡村振兴试点,联合滋农(福州)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滋农”)在明溪村首次试验推行“稻鸭共生”生态种养新模式,并由后者提供鸭子养殖技术指导。稻田、鸭子由农户负责种养,滋农再统一收购销售,形成农业产销一体化模式。有了技术、不愁销路,农户种田养鸭没有后顾之忧。

“稻鸭共生”模式下,鸭子会吃掉田里的水稻害虫和杂草等,产生的粪便还能作为水稻生长的肥料,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做到了“一田两用、一地双收”,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村民赖伟雄承包了村里70亩水田,种植水稻多年,各类水稻虫害一直是他的心病。“钻心虫喜欢咬食水稻的秧苗茎叶,钻一株少一株苗,鸭子嘴巴长又扁平,刚好可以伸进水稻茎秆内部捕食害虫。”他说。

上个月,赖伟雄订购的1500只出壳才20多天的小泥鸭正式“上岗”,开启了在稻田里的“打工”历程。望着鸭子们在田里欢快戏水,他眼里满是欣喜。

秋后长大的鸭子又可以得到一笔可观的收入。赖伟雄介绍,现在每亩地可以放养20只左右的鸭子。9月稻穗抽头,鸭子也长成了,这时鸭子重量一般能达到6斤多,每只在市场上可以卖到100多元。“刨掉购买鸭子及其他成本,每亩地我能增收1000多元。”

傍晚时分

劳作一天的“打工鸭”陆续返回鸭棚休息

田间“嘎嘎嘎”的叫声

逐渐变小,趋于静谧

往返于稻田边、鸭棚旁

赖伟雄脸上尽是笑意

“稻熟鸭肥,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

(作者: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淑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