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上午,当深圳各中考考点结束语文科目的考试,考生从考场走出,纷纷表示今年的作文题目“看,风景在变”可以发挥的空间很大,“变”这个字很灵活,可以从多个角度表达。
2024深圳中考作文原题(回忆):
自然景色四季流转,少年成长拔节向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风貌向善向美,神州大地万象更新……看,风景在变。我们一起关注风景的变化,感受变化的力量。(记忆版不完全准确)
请以“看,风景在变”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写一篇不少于600字、900字以内的文章;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文中不能出现影响评分的校名,人名,如不得不出现,请用XXX代替。
梁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省市级名师、省市级骨干教师、省市级教学标兵、省市级名班主任、省市级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深圳市特聘岗位C类人才,罗湖区初中语文学科兼职教研员,罗湖区“我最喜爱的班主任”,南方科技大学附属罗湖中学语文科组长。
南方科技大学附属罗湖中学语文科组长、罗湖区语文学科兼职教研员梁芳在语文科目的考试结束后接受记者采访,从三个角度浅析了“看,风景在变”这个作文题目。
梁芳说,“看,风景在变”是一个开放性很强的题目,它要求考生能多角度去观察和思考生活,并从中感受到变化的力量。
首先,以“作文”为终点,完成思维的闭环。
整套试卷围绕“变”展开,学生的思维在完成试卷的同时完成新的知识建构,对“变”的认识也由表象逐步深入。试卷在对学生完成知识和能力考查的同时也变成语料,促使学生对历史、文学、生活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作文题目的导语部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提示作用,他提示学生——你可以写的角度,并且明确地告诉学生,要关注变化以及变化的力量。
在此,整张试卷围绕“变”圆满完成思维的闭环,由所学、所见到所悟所思,由历史与生活到“自我”。一个“看”字,是自己所见所想后的惊喜,也可以是一番经历之后发自内心的自豪,还可以是……总而言之,是自己独有的感悟,虽然外在表现都是“风景在变”。
其次,以生活为主体奠定写作的基石。
写作,就是把“我”的所见所思付诸笔端,向生活去汲取养料是重中之重,没有生活的写作是空中楼阁。此作文题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并于导语中给出明确的写作方向,体现了生活是写作的基石。
学生可以围绕“变”字从自然风光、个人成长、科技进步、社会风貌等多个角度出发,选择一个或几个角度作为写作的主线。
比如:自然风光,可以描述四季更替、生态环境的变化等;少年成长,可以叙述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身心变化,如知识的积累、性格的塑造等;科技发展,可以举例说明科技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如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社会风貌,可以探讨社会价值观、公共政策等方面的演变;神州大地,可以结合中国的发展,描述国家面貌的变化,如城市化进程、乡村振兴等。
有话可说是基本,说得精彩是实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让他们认识到生活在不断继续,学习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追求知识的积累与个人的成长。
最后,以开放为姿态展现个人对生活的思考。
此作文题目,“看”是行为,“风景”是对象,“变”是对象的特点,隐含的内容是作者独立与个性的思考,言简义丰。究其核心就是要求学生以开放的姿态展现个人对生活的思考。
这不仅是道作文题目,更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思考方式,它涉及到对不同观点的接纳、对新知识的渴望、对个人经验的反思以及对外界的积极参与。
相同的年纪,多样的思想,个性地表达。收放自如的作文题目必定能拓宽学生的写作视野,同时也是要求语文老师和中学生们能够主动拥抱生活,放眼生活;收放自如的作文题目也一定能让学生闪耀思维的火花,用坚定的信念、包容的态度、扎实的功底展现自我、表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