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技术与帕金森的治疗康复应用”讲座在深圳举行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亚男
2024-06-25 16:2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一根数据线,将我们的大脑和机器连接,凭借意念实现“随心而动”。目前,脑机接口已经在一些特殊领域已被“接”入,并在医疗领域表现出了强大生命力。

6月22日,一场“脑机接口技术与帕金森的治疗康复应用”的主题讲座在深圳举行,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长聘教授高小榕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脑机接口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及脑机接口用于帕金森治疗、康复的现状和未来。

帕金森病也被称为震颤麻痹,是第二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讲座中,高小榕教授介绍,脑机接口主要有三大技术路径:非侵入式、侵入式和半侵入式。“三大路径,各有利弊,最大区别在于信噪比(接收到的有用信号的强度与接收到的干扰信号的强度的比值)和安全性之间的取舍。”他表示,非侵入式的脑机接口技术用于医疗领域会是未来的趋势,帕金森的治疗就可以使用电极精准探测到大脑哪个区域出了问题,并刺激大脑中的运动神经,遏制大脑的异常放电,缓解帕金森病人的颤抖等症状。“在找到精准的区域之后,就可以研发相应的脑机接口设备。比如,未来帕金森患者戴上一个头套和指环,手就不抖了。佩戴一个脚环,脚也不抖了”。

一位参与讲座的帕金森患者表示,自己已经患病5年,目前靠药物维持,但是手脚抖动的频率在逐步增加。此次讲座内容前沿,信息丰富,高教授分享的内容深入浅出,非常期待脑机接口技术为帕金森患者带来好消息

据悉,此次讲座由深圳帕友康复科技有限公司主办,该公司致力于为帕金森患者提供最前沿的医疗资讯以及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研发帕金森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的各类仪器、设备。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李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王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亚男)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