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长篇报告文学《可可西里》北京国际书展(BIBF)阅读分享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可可西里》作者、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陈启文,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梁鸿鹰,青海省委宣传部印刷发行版权处处长刘志鹤,青海人民出版社社长樊原成,深圳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编辑兼深圳出版社社长聂雄前等嘉宾出席活动。
活动合影。
活动伊始,青海人民出版社社长樊原成致开幕辞。活动现场,陈启文与现场读者分享了其创作背后的惊险历程及切入这一主题的独特视角和系统性生态书写理念。梁鸿鹰从文学评论的角度,对作品《可可西里》所反映的时代性、文学性和艺术性做了深度剖析。活动期间,现场读者踊跃提问,气氛热烈,掌声不断。活动最后,深圳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编辑兼深圳出版社社长聂雄前做了总结性发言,作者陈启文还为现场读者进行了签名赠书。
答读者问
签赠现场
《可可西里》是由青海人民出版社、深圳出版社合作出版的一部生态报告文学作品,为“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入选2023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获评2023年度“中国好书”,该书自出版以来,深受各界好评。
可可西里是我国目前建立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青藏高原珍稀野生动物基因库。其海拔4600米以上,高寒缺氧,素有“生命禁区”“人间净土”之称,保留了原始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自然景观,也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可可西里特有的生物种类不但是我国的珍稀物种,而且为世界所瞩目,在学术上和自然环境保护上均有其特殊意义。
作者陈启文是国家一级作家,其多部作品曾获中国出版政府奖等多项大奖,被授予“水利文学创作特别贡献者”荣誉称号。为创作这部作品,陈启文六上青藏高原,三进可可西里,跋涉于海拔四五千米的“生命禁区”实地考察,直观地书写了可可西里苍凉、博大、雄浑、神奇的地貌带给人的震撼,详细地记录了可可西里特殊生态环境下的生物和物产资源,揭示了可可西里高原野生动植物基因库的生态价值。他跟随巡山队深入体验他们的生活,聆听他们的故事——可可西里生态环境保护先驱杰桑·索南达杰率先打响反盗猎的第一枪,一代代可可西里的保护者肩负起“用生命保护生态”的使命,他们是世界上所处海拔最高、离天空最近的守护者。在陈启文的笔下,那些巡山队员、志愿者、周边牧民等,是孤独的守护者,是绿色的布道者,从可可西里到三江源,人们从未停止生态保护的脚步。
这是一部充满灵性和神性的生态报告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致敬生命之书。它不仅是对可可西里这片广袤土地的深情礼赞,更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次深刻反思。它以抵达现场的方式再现了绝美而又脆弱的风景,在无人区的旷野追问“人”的意义,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追寻彼岸的“良知净土”。这种独特的调查方式,还有作者广阔的视野和情怀,正是一个作家、一个知识分子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的表达。
如今可可西里已被纳入三江源国家公园,并成为中国面积最大的世界自然遗产地。中国对可可西里的保护,被公认为是“人类参与自然生态保护和物种保护的经典案例之一”。在接下来的岁月,一代代人还将继续在此坚守,他们默默地守望,别无所求,惟照万物自在。
(图片由深圳出版社提供)
编辑 温静 审读 匡彧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张雪松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00:05
《2025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发布,深圳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三
听老党员讲党史!
7月你好,转机重庆,美好如“七”而至 洪崖洞,是古重庆城门之一,以巴渝传统“吊脚楼”建筑形式为依托,有“中华悬崖城”“天空之城”之称。“游吊脚群楼,观洪崖滴翠,逛山城老街,赏巴渝文化,烫山城火锅,看两江汇流,品天下美食,玩不夜风情”…
剑道之如何避开对手的刀剑 李达源文 如何避开对手的刀剑? 第一,退到全部攻击范围之外,这样对手的刀剑就无法击中自己。 第二,闪避到对手刀剑轨迹攻击的左侧或者右侧。在对手攻击自己不到的情况下,自己是否还有余力再次攻击对手,这就是功夫的体现。 第三,在对手攻击自己不到的情况下,自己就会不断奔跑,或者移动,只是为了对手在短时间内不再有攻击到自己的状态。 在武士对决中,胜败只在一瞬间,所以,高手体现的功夫就在于如何躲避对手的攻击,高手体现的功夫也在于如何再次向对手发起攻击。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