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城”先行先试!万亿元级低空经济如何“高飞”?他们在深圳达成共识→

读特新闻记者 王梓瑞 文/图
2024-06-20 16:02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6月18日至20日,低空经济50人论坛(ELA50)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深圳举行,《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鹏城共识》同期发布。

6月18日至20日,低空经济50人论坛(ELA50)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深圳举行。

来自低空经济领域头部企业、投资联合体、产业研究机构、地方政府、资本市场等500多名代表,共聚鹏城,共话低空,举办会议研讨,开展调研座谈,凝聚广泛共识,形成成果文件,共同发布《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鹏城共识》。

低空经济已具备三个规模化发展条件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新兴产业研究院联合新质生产力百人论坛、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低空交通与经济专委会共同举办。主办方代表、低空经济50人论坛秘书长、中国新兴产业研究院秘书长迟海介绍,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产业链条长、应用场景复杂、使用主体多元、涉及部门和领域多等特点,特别是科技含量高、创新要素集中,呈现出明显的新质生产力特征,因地制宜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前景光明。

迟海认为,中国低空经济发展进入“井喷期”,各地方和企业主体将持续加码低空“赛道”,积极创新低空经济发展机制,拓展低空经济发展内涵,更高层面布局“天空之城”,全面推动低空经济平稳“腾飞”。

2021年,“低空经济”概念首次被写入国家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发展交通运输平台经济、枢纽经济、通道经济、低空经济。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3月,工信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为推动通用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低空经济万亿级市场规模擘画了路线图。此次低空经济50人论坛系列活动期间,与会嘉宾认为,低空经济已具备三个规模化发展条件,即全球有共识、国内有基础、发展有规律。

“低空+”应用场景落地 助推高质量发展

中国新兴产业研究院低空委执行主任、中交协低空委华南区秘书长刘立波在会上介绍说,以华南地区为例,ELA50协同多家电动航空企业积极行动,联动各级地方政府,组织科研机构与权威院士提供支撑,开展包括无人系统测试场、低空经济产业规划设计、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电动航空城市空中交通示范中心建设,以及电动航空无人驾驶深圳——珠海跨海飞行等成功案例。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如今,低空+文旅,坐着低空飞行器游览祖国大好河山,无人机完成景区餐饮配送;低空+农业,无人机在麦田中喷洒农药,生成最优航行路线,自动识别边界,省时省力;低空+巡检,企业通过无人机多角度扫描设备,高效完成日常故障排查……低空文旅、低空应急、低空物流,已成长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域的澎湃动能。

低空经济50人论坛副理事长任金龙表示,要通过进一步改革创新助力低空经济聚力腾飞。低空经济发展需要群策群力,接下来,ELA50将持续办好中国低空经济高峰论坛、筹建深圳低空经济产业研究院(暂名)、设立低空经济职业产教培训机构及相关科创服务、投资并购与产业家办平台服务,力求在低空经济产业形成服务闭环,为各级政府、全国各城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多领域先行先试成就“天空之城”

此次会议举办地在“鹏城深圳”,深圳正是具有代表性的“天空之城”。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统计,目前,深圳已开通无人机航线203条,建设无人机起降点121个,2023年以来载货无人机飞行超78万架次,飞行规模全国领先。

除依托传统无人机产业优势快速发展低空物流,如今,深圳在低空交通、低空综合服务、低空金融等方向也加快全面拓展,推动低空产业全域发展。今年2月,一架5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从深圳蛇口邮轮母港起飞,约20分钟后降落在珠海九洲港码头,实现全球首条eVTOL跨城跨湾航线首次演示飞行,而深圳至珠海的地面单程车程时间需要3小时。东部通航、中信海直等直升机运营公司积极拓展载人飞行服务,发展联程接驳、市内通勤、城际飞行等空中交通新业态。据统计,2023年深圳直升机飞行量达2.3万架次,飞行规模全国领先。

政策加码助力深圳在低空领域先行先试

2024年年初,深圳出台全国首部低空经济立法《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其中明确,发挥财政性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本参与低空经济产业投资。日前,国家民航局正式批复深圳申请,明确支持深圳建设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在低空多领域先行先试。

低空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中交协低空委华南区主任陈萩表示,可以预计,下一步,深圳将在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服务体系、开展低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研究试点、丰富拓展低空应用场景、加强低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加快发展步伐。综合示范区确立将为深圳未来“天空之城”建设加码,给低空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此次系列活动期间,低空经济50人论坛正式成立“低空经济产业投资联合体”,吸引了一些投资机构及国际人士的关注,ELA50执行秘书长、新质生产力百人论坛执行秘书长王驭表示,投资联合体将围绕低空经济领域长期投资,以长期主义的心态,做时间的朋友,既是产业投资联合体,更是“耐心资本”联合体。

浙江容祺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陈恳在会上提到,无人机是低空经济发展的介质,带动低空经济发展必须聚焦通用航空领域,需要政府、企业紧密合作。期待ELA50把大家组织到一起,共同推动全国各地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万亿蓝海市场引竞逐

会后,陈恳作为企业代表接受了读特新闻记者的采访。陈恳认为,本次论坛的召开为低空经济领域的高端交流提供了平台,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深度合作,推动了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深圳作为低空经济发展的高地,通过此次论坛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其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论坛的举办有助于加强社会对低空经济的认知,提高公众对低空经济安全、便捷、高效等特点的认同度,为低空经济的普及和推广奠定了基础。

同时,陈恳强调,技术创新驱动、应用场景拓展、政策支持加强将是未来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陈恳引用有关数据介绍,预计到2035年,中国低空经济对经济的贡献值将达3.5万亿,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投资价值。中国在无人机、人工智能、先进通信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为低空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投资者带来了更多的投资机会。

陈恳表示,“我对低空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并期待与更多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产业的繁荣发展。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低空经济产业迈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预示着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编辑 刘兰若 审读 张蕾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刘思敏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王梓瑞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