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天地·书评 | 凝重丰富的萧关道之行

罗新
2024-06-16 08:5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关于秦川大地,关于陇山东西,《萧关道》已是必不可少。

《萧关道》 胡成 著 理想国·云南人民出版社 2024年6月版

胡成《萧关道》与他之前出版的《陇关道》《榆林道》合起来,可称“关陇三部曲”。如果真是这么安排的,那么曲终奏雅,怪不得《萧关道》会比前两部厚重得多。《陇关道》写的是自西安向西,经扶风、陇县到天水,再往西经陇西前 往兰州的古道。《榆林道》写的是自西安向北,经延安、绥德、米脂到榆林,再转向西南,经靖边、定边、盐池,进入西海固高原的古道。这本《萧关道》则是写自西安向西北,经礼泉、乾县、彬州、泾县(今名泾川)、平凉,进入西海固,翻越六盘山,到达陇山以西的会宁、安定,前往兰州的古道。这三条古道都指向西北的兰州,过了兰州再向西就是河西走廊,走过河西走廊再向西,便是广阔无垠的古老西域。作者立足秦川,凝望陇山,心思飘向更远的西北。

胡成的旅行写作具有十分独特的风格,可以称为“西北风”,不止写作对象是西北的山川城镇、原野村店,文字也带着苍劲沉着的黄土味。《萧关道》一如既往,比如写长武锅盔,“雪夜空口嚼来,腹中有些炉火的温存”;写礼泉石马岭的董老汉,“风自武将山落下,掠过他的时光,掠过他近旁起身将行的老伴”;写六盘山上寂寞无人的古道,“道路积雪,忽一行山鸡爪痕自东而来,忽一道马鹿蹄印自西而去”;写通渭县的华家岭,“有人远走新疆,有人又自新疆归来,谋生而已,

何处无妨。正如或走梁峁,或走河川,殊途而同归。纵然有朝一日,华家岭上又复无有人烟,还是无妨,人烟总在他处”。

穿越关中,跨过陇山,胡成并不是一个人,甚至他也不是走在一个时间平面上。他的旅行总有前人做伴。这些走过同样路线的前人来自不同时代,胡成把他们邀请到自己的旅行中,让他们各自展示自己的所见所闻,从而让萧关道之行变得凝重丰富,赋予它不同寻常的时间深度。这些人既包括著名的祁韵士、林则徐、叶昌炽和张恨水,也包括不那么有名的董醇、陶保廉、裴景福、温世霖、谢彬等,他们走过同样的路,见过同样的山川,而且也都或详细、或粗略地记下了自己的见闻感想。胡成以近乎学究的认真劲儿引据他们的记录,从而使自己的旅行变得厚重又热闹。

关于秦川大地,关于陇山东西,《萧关道》已是必不可少。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吴诗敏 三审 张雪松

(作者:罗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