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密支付,方便和隐患的共存体

读特客户端综合
2024-06-14 15:47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谨防“便捷”变“踩坑”

近日,山东潍坊一名女子在社交媒体平台与网友分享了一则经历:其年仅1岁的孩子在玩弄她的手机时,无意中通过免密支付功能下单了120杯柠檬水!该女子还在视频中表示,当外卖小哥带着大量柠檬水出现在家门口时,她感到非常惊讶,甚至因数量太多外卖小哥还送了两趟。

女子提醒,免密支付不要随便开,以防类似误操作导致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免密支付,谨防“便捷”变“踩坑”

当前,我国网购用户已超9亿人,越来越便捷的支付手段让网络消费体验更加“丝滑”。但免密支付、自动续费等方式在简化付款流程的同时,也成为一些平台“套路”消费者的手段,暗藏诱导消费陷阱。

5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免密支付、自动扣款已成为诱导消费的主要元凶。比如,个别网站或应用在支付页面,常常自动勾选开通免密支付选项,并用“0元下单”“极速付款”等模糊表述误导用户,用户稍不留神就会“被同意”;一些APP开通首月会员时价格极低,消费者默认自动续费后,次月扣款时发现会员价格大幅提高等。

截至5月末,在网络投诉平台“黑猫投诉”的累积案例中,有近5万条投诉中包含搜索词“免密支付”,涉及众多网络平台和应用。大量投诉反映用户在不知情或未经同意的情况下被“私自”开通免密支付,也有用户在不知情时被免密扣款、盗刷。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相较于显眼的首月开通价格,自动续费说明和次月价格往往不明显,稍不注意极有可能忽视。不少消费者次月按高价自动扣费时,才发现价格相差较大。

消费者反映:个别平台取消程序繁琐

有不太熟悉平台操作的消费者表示,“在APP上买个菜,不知道按了哪个键,就开通了免密支付。回过神儿来,折腾了好久才取消。”而且个别平台或应用程序中,消费者要想取消免密支付,会被以询问关闭理由、承诺持续改进等一再挽留。更有APP即使已经下架,扣费仍不停。

有消费者表示,她曾开通某APP包月会员。在注意到次月会员的较高价格后,便在APP上关闭了自动续费功能。然而,次月仍收到扣费消息,在联系客服后才得知,除了要在APP上取消续费,若是通过苹果订阅渠道开通的,还需要在苹果账号中退订;如果通过支付宝或微信购买,则要通过相关APP进行取消操作。

而在微信和支付宝中,并不能“一键取消”所有的自动续费、免密支付服务。在微信中取消免密支付的步骤为,点击下方最右侧的“我”,接着点击上方的“服务”,点击“钱包”进入钱包页面,点击“支付设置”,紧接着点击“免密支付”,在这里用户再选择要关闭的项目。

在支付宝中取消免密支付的步骤为,点击右下角“我的”,接着点击右上角的“设置”按钮,在设置界面中找到并点击“支付设置”,点击“免密支付/自动扣费”,可看到使用该服务的第三方软件,然后用户选择要关闭相关服务的项目。类似的美团、抖音等APP也需要消费者在相应支付功能页面,手动关闭免密支付功能。

专家:消费者提高警惕和加强自我保护也很重要

“是否使用免密支付、自动续费的决定权在消费者,默认或诱导开通、设置小字条款等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刘俊海说,将于7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重点细化了经营者义务,对自动续费等新领域新问题作出了专门的规定,也有助于引导经营者合法合规提供免密支付服务。

根据条例,经营者采取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方式提供服务的,应当在消费者接受服务前和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日期前,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

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柳军近日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针对网络消费可能会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持续优化网络消费环境,更好维护广大网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提高警惕和加强自我保护也很重要。专家表示,目前支持免密支付的网站可设定单笔支付限额,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也能设置单笔、单日免密支付限额,消费者可根据自身情况设置额度。

刘俊海说,消费者要仔细阅读相关服务条款、定期检查账户交易记录等,看好自己的钱袋子。

你觉得免密支付好用吗?

是否吃过免密支付的亏?

来评论区留言

一起探讨一下吧

(综合来源:同花顺7x24快讯、光明网、中证金牛座、新华社微信公众号)

编辑 高原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张露锋

(作者:读特客户端综合)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