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对外印发《深圳市支持虚拟电厂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进一步挖掘深圳市分布式资源的调节潜力,打造源网荷储高效互动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虚拟电厂加快发展。
《若干措施》共包括12条具体措施。其中在强化关键设备产品有效供给方面,支持虚拟电厂关键技术研发,围绕重点领域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鼓励虚拟电厂关键设备规模化量产,加快虚拟电厂关键核心设备产业化。鼓励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开放车端V2G功能。对于V2G充电桩、分布式资源智能控制终端、分布式资源协同运行管理软件、计量通信芯片模组、计算芯片等虚拟电厂关键核心设备产业化项目,经评审后给予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1500万元支持。
在提升充换电设施车网互动水平方面,提升充电设施智能有序充电能力,提升存量和增量公共充电设施响应水平。加快直流公共快充站升级改造,提升快充桩功率调节能力,经评审后对存量直流公共快充站智能化改造部分给予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500万元支持。强化换电基础设施响应能力,支持存量换电站开展功率拓扑改造。提升车网双向互动能力,针对公交、物流、环卫、港口拖车等典型车型,面向工业园区、社会停车场等停充一体场景,加大车网互动示范应用和持续升级。推动全市超充、快充以及交流充电设施等全部实现车网互动功能,经评审后对于具备V2G功能的充电设施给予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500万元支持。
在推动建筑及园区智能化改造方面,提升分布式光伏应用水平,加快新建分布式光伏项目接入深圳市虚拟电厂管理平台,加快推进光伏项目以虚拟电厂模式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探索建立绿电交易与碳交易市场衔接机制。提升建筑楼宇响应能力,优先推动公共机构建筑开展智能化改造。创新工商业园区智慧用电方式,推动工业园区用电用能智能化改造提升,接入市虚拟电厂管理平台。加快新型储能智慧化改造,围绕源侧、网侧和用户侧扶持一批先进储能示范项目。
在加快分布式资源有效集聚和精准响应方面,支持加装智能控制终端,支持充电场站、建筑空调、冷站、通信基站、大数据中心、专用配电房等加装分布式资源智能控制终端,扩大市虚拟电厂管理平台接入规模,打造梯队化分布式资源调度序列。鼓励建设虚拟电厂资源聚合平台,鼓励资源聚合商建设资源聚合平台并接入深圳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参与电网调控。组织实施虚拟电厂精准响应,推动分布式资源参与各类电力市场交易。
“虚拟电厂”是指运用能源互联网技术,把电网中散落的充电桩、空调、储能等电力负荷整合起来,变成具有一定规模、可调节的负荷资源。它可实现特定时段内的负荷调节,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又可以削峰填谷,提升电网的经济运行水平,以较小成本来解决城市电网存在的峰谷差大、局部电力供应紧张及电网电源建设占地大等问题,在释放土地资源、促进节能减排方面作用明显。
《深圳市虚拟电厂落地工作方案(2022-2025年)》提出的工作目标显示,到2025年,深圳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建成具备100万千瓦级可调能力的虚拟电厂,逐步形成年度最大负荷5%左右的稳定调节能力;产业生态初步形成,智能有序充电技术成为主流模式,孵化培育一批国内领先的负荷聚合商和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商。
目前,深圳在发展虚拟电厂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建成运行了全球首个光储充放一张网和虚拟电厂管理平台2.0,实时可调负荷达50万千瓦。
2024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深圳将进一步完善提升光储充放一张网,有序推动全市分布式能源电力设施资源全量接入,建设虚拟电厂管理平台3.0、实时可调负荷提升至75万千瓦,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构建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