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惠州市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宣传展示系列活动,在中国传统村落——惠城区横沥镇墨园村举办。活动以“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为主题,集中宣传展示了新时代惠州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新成果、新进展,精心策划举办了非遗展演、非遗研学路线发布、非遗品茗会、非遗投圩、“鹅城鉴宝”、文旅普法、廉洁成语故事图片展等一系列活动,为市民游客奉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事。
活动现场组织开展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牌匾、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证书颁发仪式,彰显了惠州近年来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新成绩。“墨美茶香·共享非遗”品茗会,以传统技艺类制茶非遗项目为主题,通过不同角度现场展示,清静雅和的传统茶艺生活美学,进一步阐释惠州茶文化的韵味。非遗投圩则汇集了惠州各大非遗品牌,各类非遗产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市民零距离体验“非遗”和传统文化,互动感十足,让更多群众体验“非遗之美”、品尝“非遗之味”、享受“非遗之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活动发布了“时令惠州”非遗研学之旅路线。此次推出的非遗研学路线涵盖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淡水客家凉帽制作技艺、柏塘山茶制作技艺等多个惠州非遗项目,集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用体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非凡魅力。同时,“非遗+研学”的文旅融合新模式,为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提供了新路径。
此外,现场还有“文旅普法·阵地有我”法治宣传、“鹅城鉴宝”品牌活动进乡村、廉洁成语故事图片展,等各类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推动了文化遗产与公众生活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满足了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了公众的文化自信,使文化遗产在赓续传承中焕发勃勃生机。
文脉悠远,弦歌不辍。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惠州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85处,其中,国保3处、省保45处、市保144处、县区保193处;另有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493处。现有各类非遗线索292条,国家级非遗项目3项、省级27项、市级108项、县(区)级208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人、省级16人、市级87人、县级225人;省级非遗传承基地3个,省级非遗生产性示范基地1个。接下来,惠州文广旅体系统将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聚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推动更多文化遗产走近人民群众、点亮美好生活。
本次活动由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惠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惠州市文化馆(惠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惠城区横沥镇人民政府承办,惠州市博物馆协办,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落实第十二届市委第七次全体会议精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浓厚氛围。
惠报全媒体记者 龚妍 谭琳 通讯员 袁学欢
一审:黄若冰 二审:李柏平 三审:刘恒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