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饭点,方伟杰都会站在餐厅门口迎客,指引停车,介绍上新食材,根据人数口味推荐菜品。不过分热情,不刻意引导高消费,加上稳定的出品和地道的口味,方记洪阳餐厅历经24年,已成为福田新村里最“老”的潮汕风味大排档。
方伟杰
16岁来深打拼,从餐厅学徒做起,做到主厨,再到成功经营一家24年的老店,他曾以铁勺作伴,挥洒青春逐梦生意场,也曾收敛豪情,潜心钻研,将对美食的热爱化作在深圳安身立命的资本。大排档店主方伟杰,用真诚的热爱和恒久的坚持,收获了众多铁粉食客,31年的沉淀,让方伟杰更懂美食也更懂自己,只专心做好一件事,又何尝不是一种让人敬畏的英雄主义?
学一项手艺,创一份事业
1993年,16岁的方伟杰离开老家普宁,在家叔的帮助下来到深圳,当起了餐厅学徒,尽管初到深圳每个月工资仅有一百多元,但他仍刻苦坚持着。
“想先学一门手艺,以后自己也可以做生意。”30年后,回忆起当初的想法,方伟杰脱口而出的这句话,或许也道出了广东潮汕地区的地域文化特点。
在深圳乘着改革开放春风高速发展的几十年里,大量潮汕人来到深圳打拼,而“学一门手艺,以后自己做生意”似乎成为众多潮汕人的普遍选择。
方伟杰的想法很简单,只要熟练掌握烹饪技能,能把东西做得好吃,就不怕挣不到钱。
2000年,方伟杰的叔叔在福田新村盘下一个小门面,做潮汕小吃,方伟杰作为厨师,成为门店的重要一员。2003年,叔叔忙于其它事业,将门店交给方伟杰打理,自此,开启了方伟杰独自创业打拼之路。
20平方米的小店,方伟杰决定主营老家的汤粉、粿汁,为了买到最正宗的食材,他一次次跑遍各大市场,以确保每一份菜品的品质。这种对细节的追求,让门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食客。
福田新村靠近华强北,在华强北从事经营活动的潮汕人很多,日积月累,老乡们口口相传,慕名前来的客人越来越多。
“每天中午和晚上,店里的生意都很火爆,外面桌子都摆了几十围。”妻子江玲回忆,从汤粉店做起,这家小店积累了很多铁杆粉丝。
江玲也是普宁老乡,2000年初,经老乡介绍与方伟杰结识并相恋,“我们的约会就是我来店里帮他忙,我原本有自己的工作,后来店里生意好,忙不过来,我就干脆辞职过来帮忙了。”
江玲眼中,丈夫方伟杰不善言辞也不懂浪漫,但他对餐饮的专注和热爱,深深吸引着自己。很快,这家丈夫掌厨、妻子掌柜的潮汕汤粉店生意日益红火。
倾注热爱,专心做好这一件事
做大做强,是每一个餐饮人共同的梦,方伟杰也不例外。
不甘于只卖汤粉,方伟杰夫妻俩也逐步转型,特色小吃、经典海鲜、地道家常菜……不过,随着小店的菜品越来越多,店内却始终没有一份完整的菜单。“因为每天的菜可能都不一样,所有食材都是我大清早去市场上挑,好的食材我看一眼就知道。现在我看到好的新鲜食材还是会很兴奋,如果食材不好,我宁愿当天不做这个菜。”方伟杰的执着,也导致店内无法固定菜单。
新鲜食材总会让方伟杰感到兴奋。
熟客都知道这家店哪些菜做得好,方伟杰迎客时也会主动推荐介绍时令菜品,“看菜点菜、丰俭由君”的方式,反而让顾客体验更加舒心。
多年来,方伟杰也会不断摸索尝试,推陈出新,努力把好的食材做出更好的味道。
在这家店里,人均从几十元到几百上千元,有足够选择空间,方伟杰的理念在于,“钱多钱少,客人吃得开心最重要,不能只追求经济效益,要让顾客有更多选择空间”。
所以,方伟杰不给门店立标准,也几乎没做过任何推广广告,没做过美团、大众点评的推广,没投过美食公号,这家老店却早已成为许多老顾客最钟意的地道潮汕味。
从外观看,这家大排档的装修非常朴素,没有任何菜品海报,也没有各类获奖、推荐招牌,可实际上,曾有诸多各界知名人士慕名来此就餐。
“中央电视台过来拍过美食节目,不久前苏醒、杜德伟还来过我们店里吃饭、录节目,以前也有不少香港明星来吃过。”江玲说,他们夫妻俩平时忙店里的事,并不认识什么明星,也从未想过把这些当做营销噱头推广自己的店。
相比许多网红小店喜欢把名人到店消费的照片贴墙上作为门店宣传广告,方记洪阳餐厅显得古板,不懂营销,对此,方伟杰笑着说,“我们不凑热闹,不做广告,我们最好的广告就是把菜做好,做了这么多年,我觉得这个最重要。”
实际上,方伟杰不是没有过雄心壮志,他也曾尝试在其它地方开过三家连锁店,结果经营不太理想,出品稳定性难以保证,经历过失败,他更加明白,能专注把一家店做好已实属难得。
如今的餐饮业,各类网红店“你方唱罢我登台”,更新洗牌频率极快,短则几个月,长则一两年,能持续火爆的餐饮品牌屈指可数,能持续稳定经营24年更难得,方记洪阳餐厅的经营秘诀,或许就藏在方伟杰的专注里。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这句话在网络上深受年轻人喜爱,让许多人找到共鸣。在方伟杰身上,这种对美食的持久追求与热爱,成为他在这座城市安身立命的至宝。
真诚续写爱与传承
大排档的魅力,在于随性,两三个人点上几道佳肴,欢笑畅语的肆意,推杯换盏的洒脱,在街巷路口的一桌一椅,在深夜凌晨的热闹渐退。
24年里,这家餐厅目睹过无数亲朋好友聚餐时的欢笑温馨,或许也曾在深夜抚慰过无数失落之人。24年里,方伟杰从初入社会的年轻小伙,到与爱人相爱成家,再到成为3个孩子的爸爸。
“是啊,就在这么小一块地方,一下走过了二十多年。”方伟杰偶尔也会感叹,周边的门店换了一遍又一遍,只有他仍在老地方坚守着。
如今,洪阳餐厅的工作人员已经超过20个,方伟杰已不需要亲自掌厨,和年轻时候的自己一样,也有年轻的普宁同乡找他拜师学艺,他也会倾力相授,帮助年轻学徒成长。从店里走出的大厨已遍布各大酒楼,无论雇佣关系还是师徒关系,十几平方米的厨房,成为一些年轻同乡成长入世的起点,也是一些有志青年展翅的跑道。
“店里员工大多数都是老乡,一个地方出来的,都会更加关照一些,我们彼此也更加信任,更加有默契。”方伟杰说。
做餐饮三十年,方伟杰如今最大的爱好,仍是带着家人寻找品尝各地美味,寻遍深圳、走遍广东。
“其实我们都是爱吃的人,爱吃的人才会想办法做好吃的。”谈起寻找美味,江玲一脸甜蜜,或许,这就是她眼中丈夫的浪漫。
一家小店伴随着方伟杰的半生,在这里收获了爱情,也成为一家人在深圳安身立命的依托。它承载着爱,寄托着希望。
方伟杰
1977年生于揭阳普宁,福田区方记洪阳餐厅创始人。从事餐饮厨师工作30年,致力做出既有地方特色又有新意的大众美食。
编辑 周晓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