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将至、如何面对考前焦虑?6日,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的心理专家们给考生们一些应对考前焦虑的有效方法,以便大家以最佳状态迎接高考。
考前焦虑的心理原理是什么?在1908年,心理学家耶克斯(R.M Yerkes)与多德森(J.D Dodson)在长期研究后提出了心理学领域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发现人类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关系。
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也就是说,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一旦动机强度超过了这个水平,对行为反而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如学习的动机太强、急于求成,会产生焦虑和紧张,干扰了记忆和思维活动的顺利进行,使学习效率降低。考试中的“怯场”现象主要由动机过强造成的。
考前焦虑的应对策略:
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专家表示,焦虑不仅会影响考生的心理状态,还可能影响考生的表现和成绩。因此,掌握一些有效的应对技巧至关重要。
1.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大部分的焦虑来源于对未知的恐惧和对结果的过度关注。为了缓解这种焦虑,考生们可以尝试将注意力转移到具体的复习内容上,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帮助考生合理安排时间,避免临时抱佛脚的情况。每天固定时间进行复习,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能让考生们在面对考试时更加从容。
2.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对心理健康非常重要。考试前尽量保证每天8小时的睡眠,不熬夜复习;饮食上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缓解压力,提升专注力。考生们还可以尝试一些放松的活动,如听音乐、散步或阅读等,以缓解紧张的情绪。
3. 进行放松训练
考生们可以通过一些心理调节技巧来缓解焦虑。例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都是非常有效的放松方式。当考生们感到紧张或焦虑时,可以尝试闭上眼睛,深呼吸数次,让自己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每天抽出10-15分钟进行放松训练,可以让你的身心更加平静,并养成遇事沉着冷静的好习惯。
4. 积极的自我暗示
考生们还可以尝试一些正面的心理暗示,如告诉自己“我已经准备好了,这次考试我一定能发挥好”,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帮助你建立信心,减轻焦虑。
5. 寻求支持和帮助
当考生们感到压力过大时,不要犹豫,可以与朋友或家人分享自己的担忧和焦虑,或者寻求专业人士的建议和指导。他们的支持和鼓励可以让你感到温暖和安慰,减轻心理负担。
6.避免过度误区
在这个过程中,有些考生可能会试图通过逃避或过度放松来应对焦虑,但这往往会适得其反。逃避只会让问题更加严重,而过度放松则可能导致考生们失去对复习的专注和动力。因此,大家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既要保持一定的紧张感以激发动力,又要避免过度焦虑影响发挥。
在考前焦虑的时候,考生们不要过分关注自己的不足和缺点,而是要积极寻找自己的优点和潜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价值。希望以上这些小科普,可以帮助大家克服焦虑,在考场上超常发挥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编辑 刘彦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