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深圳市教育局“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

深圳普法 深圳市教育局
2024-06-05 18:24
摘要

深圳市教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法治宣传教育的决策部署,结合教育工作实际,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普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深圳市教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法治宣传教育的决策部署,结合教育工作实际,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普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加强领导,全面提升法治能力水平

(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教育普法工作。始终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教育法治建设的根本遵循,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重要内容。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法治知识课程,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

(二)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及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的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法用法。局党组会、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宪法,邀请深圳大学教授开展“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主题讲座,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师生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会新时代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战略部署,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提升依法行政能力。组织参与线上线下各类法治培训,实现领导干部学法参与率100%,及时组织学习掌握新施行、新修订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干部队伍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

(三)完善“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机制。将普法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谁执法谁普法”原则,科学制定了年度普法工作计划,汇编了教育系统常用法律法规,强化普法责任落实,增强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以法育人,全方位开展青少年普法工作

(一)大力开展宪法宣传教育。联合各区,组织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具体包括参与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开展“宪法学习周”“宪法晨读”“宪法大讲堂”等活动,全市每年超700所中小学校开展了宪法公开课。2023年全市超140万学生参加线上“宪法卫士”活动,参与率超过85%;1名学生获得宪法知识竞赛全国总冠军,1名学生获得广东省决赛一等奖、1名学生二等奖、4名学生三等奖。另外,学校通过在校园内设置宪法主题展板、海报等,积极组织开展宪法知识竞赛、宪法主题手抄报比赛、法治教育基地实地参观、剧目汇演等创新活动,全面推动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增强宪法宣传教育实效。

(二)持续开展民法典宣传教育。2023年,组织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法治课堂进校园”等系列活动。聚焦青少年权益保护,组织法治副校长、法律顾问等进校园开展民法典班会、法治宣讲、以案释法、模拟法庭等形式多样的“民法典进学校”学习宣传活动,例如人大附中深圳学校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活动、马田小学开展“《民法典》是如何保护我们的”法治宣传普法活动、南澳中学开展“法治课堂进校园”活动等等。

(三)深化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教育。2023年6月,组织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月活动。活动期间,开展了“平安校园 携手护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法说平安:一起学会向校园欺凌说不”专题访谈等多项未成年人保护活动,其中龙岗区德琳学校未成年人保护普法短剧《管理手机,守护“未”来》获广东省“法护未来 童心同行”未成年人保护百集普法短剧征集大赛优秀作品。在深圳教育微信公众号开设“法护少年”专栏,以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与青少年成长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主体,结合社会、校园、家庭出现的热点问题,不断扩大青少年法治宣教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目前专栏共已推文30篇,阅读量超68万。

三、课程普法,不断提升学校依法治教水平

(一)发挥课程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坚持以课堂教学作为法律常识普及教育的主阵地,每年根据新要求及时修订《深圳市青少年法治教育读本》,及时将最新的法律要求落实到其中,做到法律知识与法律案例相结合,法律的全面覆盖和重点突出相结合,广泛借鉴与深圳特色结合,宣讲法律知识与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能力的培养、形成法治思维相结合。

(二)深入推进依法治校。2024年2-3月,教育部和广东省教育厅部署开展第一批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和新一轮全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推荐工作,经市级和省级的初审和专家评审、实地检查,我市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等15所学校被认定为“新一轮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第二小学被推荐参评“第一批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联合市委编办印发《深圳市公办中小学校章程指导文本》,组织指导各直属学校、幼儿园对章程进行全面修订并重新备案,有效推动学校加强法治建设,提高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水平,为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提供良好的保障。

(三)提升教师法治教育能力。分层分类打造优质思政教师队伍,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让教师站稳、站好讲台,让课堂教学更加优质和均衡。2023年,先后举行民办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广东省初中道法基地培训、中考命题培训、新晋教师培训、课程思政骨干教师专题研修活动等思政培训活动共15场;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主题教研12场,参会1万人次;专题培训5场,参会1.5万人次;组织师生赛事共6场,获得省级奖项6人次;依托市级教研活动,打磨精品教学案例13节;开展教研帮扶5场次,帮扶人数约5000人次。

四、形成合力,完善社会协同普法机制

(一)推进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工作。加强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等单位协作,推进法治进校园活动。2023年5月,深圳市教育局、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联合开展“法治护航 伴你成长”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暨法院开放日主题活动,带领深圳市碧波小学部分师生走进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法庭活动。2023年12月,联合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建立健全法治副校长遴选聘任、日常工作评价、培训管理、表彰激励机制,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水平,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二)加强青少年法治实践教育。2023年6月,联合市司法局印发《深圳市2023年青少年普法工作要点》,积极组织各区各校充分利用法治教育星级基地进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宝安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开展《民法典》普法小使者培训活动。福田区园山街道办事处联合园山实验学校,在园山实验学校内打造辖区内首个以学校为载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开展法治教育实践。光明区依托光明中学建设公民中学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将法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编辑 詹珊珊 审读 柳春晓 二审 邹远先 三审 洪鹏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