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共深圳市委统战部“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

深圳普法 中共深圳市委统战部
2024-06-05 17:21
摘要

近年来,中共深圳市委统战部(以下简称市委统战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国家机关普法主体责任,把普法融入法治宣传、行政执法等工作中,切实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建设。

近年来,中共深圳市委统战部(以下简称市委统战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国家机关普法主体责任,把普法融入法治宣传、行政执法等工作中,切实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建设。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深圳统战领域普法工作机制

(一)坚持党委领导,压实普法工作职责。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成立以部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部办公室,统筹开展统战工作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教育工作;干部处、宗教一处、宗教二处、民族处(宗教三处)、侨务处、侨工部等部门具体负责相关领域统战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其他处室各司其职、齐抓共建,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

(二)明确责任分工,厘清普法责任清单。根据市委统战部职责职能,全面梳理普法任务内容,制定普法责任清单14项:办公室负责开展统战工作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教育,干部处负责开展统战工作法律法规和政策培训教育,宗教一处、宗教二处和民族处(宗教三处)负责开展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侨务处、侨工部负责开展侨务工作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其他处室根据服务对象开展常规性普法活动。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宗教事务条例》及其配套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等作为普法重点内容,并在官方网站向社会公布。

(三)强化工作保障,确保普法顺利开展。每年将普法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专款专用于普法宣传、专题宣讲。各领域明确1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职责范围内的普法具体工作,形成主要领导部署、分管领导具体抓,办公室牵头、业务处室配合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确保普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

二、强化责任担当,持续做好统战系统学法用法

(一)领导高度重视,带头开展学法普法工作。一是认真履行普法主体责任。部领导班子带头抓好普法工作,按照市委有关部署要求,自觉加强宪法、党章和党内法规学习教育。部主要领导多次强调,要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要求,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切实抓好“八五”普法工作;分管部领导多次对普法工作作部署,协调各领域积极有序推进相关工作;其他领导班子成员按照有关工作要求,结合实际,抓好分管领域的贯彻落实。二是建立健全普法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和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部务会会议第一议题学习内容,及时将国家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安排在部务会、部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学习,将普法工作同业务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推进;部机关各党支部、各处室相应开展有关学习活动,不断强化法治意识,形成学法、守法、用法、普法的良好局面。三是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制定《深圳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市侨办、市侨联)法律顾问工作制度》,聘请具有3年以上执业经验、专业能力强的律师担任部机关法律顾问,并每年对法律顾问工作进行梳理、评估。法律顾问在拟作出重大行政决策时提供可行性论证,为制定规范性文件出具法律意见书,为相关行政复议、涉诉涉访等提供法律咨询或代理活动,对全体部机关干部职工进行法律基础理论和行政执法实务培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水平。

(二)加强普法培训,开展法律法规解读及宣讲。一是协助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统战工作法律法规学习,专题编撰《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专题材料》,内容涵盖《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一战线的重要论述》《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遵循——中央统战部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答记者问》等,呈送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进行专题学习。二是将法律相关课程纳入统一战线各类培训班,打造讲授“国家重点法律法规、统战工作条例、工作相关专业法规”的法制教育培训体系。分别邀请市委党校专家讲解《加强宪法实施,维护宪法权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解读》等,深圳社会主义学院教授讲解《学习贯彻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统战工作条例》《宗教事务条例》等,市纪委监委领导讲授《监察体制改革与监察法》;在培训班开展《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知识测试,确保培训实效;三是组织开展统战政策解读及宣讲,举办《提高党外干部能力素质,搞好参政议政、合作共事》《解读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解读广东自贸区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战略》《解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深入学习理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从经济特区到先行示范区》等多场专题讲座。

(三)以考促学、以述助学,将学法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切实做好部主要负责同志及班子成员述法工作,主要负责同志和班子成员对照述法工作有关要求,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关全面依法治国的决策部署、履行推进法治建设职责情况纳入个人年终述职报告;二是认真组织处级以下公务员等国家工作人员按照要求开展学考活动,组织新任职局处级干部参加年度学法考试,确保每年参考率达90%、优秀率达95%;三是营造部机关学法良好环境。邀请法律专家围绕《民法典》《国家安全法》等作专题讲座,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利用机关文化墙等宣教阵地,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推动普法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加强正面引导,积极开展社会普法宣传

(一)强化普法宣传,提升民族宗教事务法治化水平。一是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市民宗干部和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多次为市、区有关部门作宗教问题与宗教政策专题辅导,定期安排业务骨干为街道专题宣讲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我市民族宗教界深入人心。二是强化制度设计,把民族团结进步、宗教和谐稳定与普法宣传有机结合,印发深圳市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关文件以及党中央关于我国宗教中国化有关文件的《实施方案》,将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纳入全市法治宣传教育内容,切实做好宣传引导工作。三是落实全省宗教系统“八五”普法规划,以“宪法日”“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等为契机,在宗教界和社会面深入开展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四是围绕党和国家重大会议活动和重大决策部署,组织我市宗教界深入开展学习研讨,支持宗教界开展国旗和国歌、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团结进步建设等“五进”宗教活动场所活动(实现全市宗教活动场所全覆盖),以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等系列主题教育,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五是深入学习、推动实施《宗教事务条例》《宗教团体管理办法》《宗教院校管理办法》《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宗教教职人员管理办法》等宗教法律法规。通过在线培训、专题宣讲、督查检查等方式,推动全市宗教界及时跟进学习新修订宗教法律法规,增强守法意识,进一步规范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和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六是积极开展宗教界崇俭戒奢教育活动,落实《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省专题会议要求,组织召开全市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工作推进会,指导宗教界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机构,加强财务、资产检查和审计监督。

(二)发挥专业力量,推动普法工作进基层。一是组织“百场律师普法进基层”活动。围绕建党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仅2021年即开展普法培训114场,覆盖全市11个区(新区)、超万人次参与。二是线上线下相结合。2022年组织市新联会法律人士分会举办律师普法宣讲活动12场,参加人数上万人。其中首场线上直播普法活动“如何识别和防范个人信息泄露”,累计点赞数1.6万,最高峰时上千人同时在线观看。活动得到《人民日报》客户端和深圳新闻网等主流媒体转载报道。三是联合开展普法。2023年,市新联会法律人士分会积极发挥自身优势,联合民革深圳市委会法律援助中心、深圳市法律援助处、深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立法大厅设置专门的法律咨询台,积极为前来立案及咨询的群众提供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等公益服务,热心解答群众的各类法律问题,通过发放宣传册向群众提供各类解决劳动争议的文书模板和具体途径指引。

(三)拓宽普法渠道,营造全社会学法护侨良好氛围。一是通过培训班和讲座等形式,加强全市基层侨务干部对归侨侨眷保护法和实施办法的认识和理解。近年来,为福田区、坪山区等基层侨务干部培训班开展涉侨政务服务专题讲座6场。二是结合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30周年,组织开展全市侨务系统普法宣传活动,在全市10个区(新区)共开展10场民法典和侨法宣传讲座,为近500名区、街道、社区侨务干部普及民法和侨法知识。三是实现全市侨法宣传全覆盖。每月定期组织侨界法律顾问团和侨联法顾委律师走进街道、社区、工业园区,开展侨法进社区普法活动。指导支持福田区在梅林街道举办“同心筑梦·首善福田——2023年福田区梅林街道侨法宣传活动”;罗湖区侨联先后开展“侨建罗湖”侨港澳台法律政策宣传讲座和“侨建罗湖”涉侨法律宣传讲座,为100多位归侨侨眷和港澳同胞进行普法;大鹏新区统战和社会建设局针对多个城市更新项目涉及的港人、华侨开展政策宣讲、搭建沟通平台。四是通过“同心鹏城”微信公众号和深圳侨报、侨务工作群向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宣传侨法。每年7至8月,通过同心鹏城、特区报、深圳侨报等媒体向全社会宣传申报报考普通高校入学考试的“三侨生”身份确认工作的有关政策。五是每年邀请海外侨领列席市“两会”,深度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召开侨界座谈会、开展走访调研等方式收集侨界社情民意,引导侨界人士积极建言献策,维护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

此外,还结合乡村振兴、扶贫工作、送法下乡,以及举办“国家宪法日”普法宣传活动暨贫困户法律培训班等各种方式,积极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四、创新普法形式,注重普法实效

积极探索新型经济全球化与法律服务国际合作。2023年市侨办联合市司法局等单位举办首届华语律师大会(中国·深圳)。邀请美洲、非洲、亚洲、欧洲、大洋洲以及港澳地区的律师、企业家、公司法务、学者代表等400多人齐聚一堂,探讨不同法律体制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运用,以及大湾区的领军产业如人工智能、海洋经济、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面对的各种法律问题,分享法律实践经验,充分发挥华语律师的专业优势、华语优势、市场优势、文化优势,推动交流合作,拓宽业务视野,积累涉外经验,提高涉外能力,加强法律界与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法律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助力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法律服务水平。该活动被人民网、法治网(法治日报)多家中央媒体报道,社会反响良好。

编辑 詹珊珊 审读 柳春晓 二审 邹远先 三审 洪鹏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