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博士行研学团打卡生态版City Walk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2024-06-04 17:1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由深圳市南山区科协主办、深圳市南山科技事务所承办南山博士行-水治理研学活动于6月2日下午开展。来自沙河街道的16个亲子家庭共同学习了水治理和水资源保护的相关知识,用实际行动迎接“六五世界环境日”。

活动以大沙河公园为起点,以治理前后大沙河的巨变为场景切入,引导小朋友思考水治理的重要性,解读“绿色南山”,从自身做起,为保护水资源贡献力量。

大沙河贯穿南山全境,曾经流沙如金,故唤作“大沙河”。如今的大沙河植被繁茂、物种丰富、生态宜人,但时间回到2013年前,人们每每走到大沙河都“掩鼻而过”。从泥沙奔流到河水清澈,大沙河是如何实现这一变化的?

活动邀请了东江环保研究院(技术管理中心)水处理及生态修复研究室主任覃伟宁,给亲子家庭科普了大沙河的“前世今生”。之后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取大沙河水做pH值测试小实验,从河水的酸碱度来了解水质情况。当PH试纸放到水样中,小朋友们惊讶地欢呼:水真的变色了!

覃伟宁给大家科普,水遇到酸性变红,遇到碱性变成蓝色。从小朋友的实验结果看水样基本为中性或略偏碱性。具体来说,当水的pH值偏向碱性时,更有利于藻类的生长和繁殖。

活动还通过科普宣传短片、VR技术、实景沙盘、互动游戏等,向亲子家庭展示了工业和市政废物的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的整体流程,全方位展示城市废弃物管理和资源循环、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的解决方案。

覃伟宁结合六五环境日,以《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共同珍惜和保护水资源》为题,为亲子家庭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的科普讲座。

为了加强小朋友的环保意识,同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主办方将净水实验搬到课堂,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小朋友制作了简易的净水装置,并将泥水通过净水器装置过滤成纯净水。当纯净水一滴滴地从试管上滴下来,小朋友纷纷惊叹这是一个“神奇”的实验。

通过看、听、做一系列活动体验,现场学习氛围感拉满,不少小朋友即兴上台分享了自己的研学体验,并表示在未来的日子里,将用实际行动保护水资源,共同建设美丽南山。

(受访者供图)

编辑 李斌 审读 匡彧 二审 桂桐 三审 徐恬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