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靓正”的社康升级受居民欢迎 2023年深圳社康诊疗量增幅超三成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深卫信
2024-05-29 08:5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年来,深圳实施“社区健康服务扩容提质行动计划”,破解过去社康机构网点不足、规模小、装备弱、药品少、人员不足、用房不稳定等难题。社康越来越大、越来越“靓”;医生越来越强,服务越来越“正”;优惠力度越来越大,价格越来越“平”……这一系列的变化,越来越多深圳居民开始用“脚”为社康投票:2023年,深圳社康机构的诊疗人次占全市总诊疗人次的38.32%,年诊疗量较上年增幅32%以上。

医院专家将工作室开到社康

住在深圳民治社康附近的刘女士每天上班要站8小时。去年,刘女士因为腰痛来到龙华区人民医院看病,医生诊断她为长期站立导致的腰肌劳损,需要做理疗。但每次到医院就诊、治疗耗费的时间长,刘女士经常需要请假,看着扣掉的工资,心疼不已。最近,刘女士腰痛又复发了,恰好看到家庭医生在微信群里发的“龙华区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张惠煊主任在民治社康设立了专家工作室,各位居民朋友可以在社康通上预约了。”她立即打开手机预约:“这样看病就方便多了!”

据悉,龙华区人民医院已在3家街道21个社康中心设立了特色专科专家工作室71家,院本部专家每周固定半天到社康开展诊疗、带教等工作,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医院优质医疗资源,还能提高社康医护水平。

近几年,深圳将“社区健康服务扩容提质”列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1号重点工程”,大幅提升软硬件。

深圳市卫健委最新统计显示,自2020年以来,深圳已新增社康机构240余家,目前全市已有926家社康机构遍布各社区,基本形成“15分钟社康圈”。90%以上的居民步行不超过15分钟,至少可找到一家社康机构。

社康普通门诊医保报销比例高达75%

家住福田区滨江新村的郑老伯,今年65岁,患有2型糖尿病多年,每月要注射3支胰岛素。从他家步行去一家三级医院和东园社康中心,距离都差不多,该去哪里呢?算过账后,他马上有了决定。

“一支胰岛素43.2元,在三级医院,我的个人账户要交19.44元;在社康,我签订了家庭医生协议后,个人账户只要给4.71元。这样一来,一个月能省下44.19元,一年就是530多元。”郑老伯说,“除此之外,社康挂号时收的诊金——诊查费也便宜得多,像东园社康中心主任马涛这样的副主任医师,我看过,在三级医院是33元,比他更高一级的主任医师在医院是50元。而在社康,不管医生什么职称,诊查费一律10元。”

50多万老年人在社康有了“健康管家”

58岁的段先生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签约的家庭医生——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桃花园社康中心全科医师席贞君,帮他制定了治疗康复方案并督导实施。2个月时间,段先生体重减了10公斤。段先生说,认识他的人都觉得是个奇迹,“血压降了10mmHg,血糖恢复正常,现在血压、血糖都保持稳定,体型变得健硕,人也变得精神抖擞。”

2023年,深圳社康近5000个家庭医生团队共为667.75万名签约居民提供服务,签约居民较2022年增长213.94万人。特别是慢性病患、0至6岁儿童、老年人等十类重点人群,签约人次达297.22万,签约率达88.1%,提前实现2025年达70%以上的目标。75.63万名高血压、32.26万名2型糖尿病患者被社康纳入有效管理,51.77万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在社康有了“健康管家”。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深卫信)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