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凝翠,万木葱茏。5月27日,为期5天的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圆满落下帷幕。作为首善之区的福田区以“1+7+30”的强大阵容亮相,包括1个主场馆展区、7个分会场和30场配套文化活动,展示了福田区“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时尚”等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业态,尽显文化魅力。
文博会福田主展馆、分会场和配套活动人气旺、品味高、影响大。福田主展厅共接待观众13万人次,同比增加100%;分会场及配套活动吸引42.4万余人参与,同比增加98.8%;合同成交总金额近200亿元,同比增加23%。可谓收获满满,振奋人心!透过“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这个“窗口”,人们能看到一个欣欣向荣、气象万千的文化福田。
文博会以巨大的资源整合力量,为文化产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文化产业也是福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概言之,福田文化创意产业规模不断增长,市场主体活力迸发,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经济效益显著。踏上新征程,福田要以“永不落幕”的文博会效应,以“二次创业”再出发的奋斗姿态,奋跃而上,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悉心探索“文化+”产业更多“打开方式”。置身文博会现场,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文化+”的力量。有人说,这是一个万物皆可“文化+”的时代,此言非常有道理。“文化+”可以与许多产业融合,从而催生出更大商业价值。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年来福田以创新为笔,围绕“文化+”大作文章,结出累累硕果。福田要继续立足自身优势,用好“因地制宜”方法论,在“文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时尚”“文化+旅游”“文化+金融”等方面持续开动脑筋,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用好“文化+”,“+”出新赛道,无限风光在前方!
推动宣文旅商融合向深处发力。宣文旅商融合绝非简单相加,而是深度相融;不是孰重孰轻、谁主谁次,而是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近年来,福田区围绕“都市型、沉浸式、国际化”三大原则打造“都市型全域旅游示范区”,创新性提出福田旅游“食、住、行、游、购、娱、展、演、赛、美”“十要素”,一系列新作为,助力首善之区进入“热辣滚烫”的文旅热潮。要持续探索“福田玩法”,策划好节日大道、“福+”计划、咖啡生活消费周以及全年传统节日的系列文旅主题活动,打造特色文化IP,推动宣文旅商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让四者相生相伴、互动发展、共融共兴,形成更多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
以丰富文化活动建设幸福城区。城区有了文化内涵,才会有生命、有味道、有魅力,才能成为“近悦远来、人向往之”的魅力城区。作为深圳的“城市会客厅”,福田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都市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出了一系列体现福田改革创新品质的公共文化品牌,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面向未来,福田仍需循此理路,久久为功,把文明城市建设打造成为永不落幕的“民生工程”,持续加大公共文化建设力度。如此,福田定能成为越来越多人青睐的旅游目的地。
实干铸就伟业,奋斗开创未来。以文兴业、以文塑城、以文惠民,福田正擦亮中心城区文化品牌,为深圳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作出福田贡献。
编辑 刘春雨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