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主汛期降水量为近50年来最多 9月需重点防范华西秋汛

央广网
2020-09-02 19:50
摘要

中国气象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月至8月,全国平均降水量373毫米,较常年同期(325毫米)偏多15%,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多,仅次于1998年(397毫米)

进入9月,为期近三个月的主汛期也到了收尾阶段。中国气象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月至8月,全国平均降水量373毫米,较常年同期(325毫米)偏多15%,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多,仅次于1998年(397毫米)。9月我国部分地区将进入秋汛期,预计西北和西南部分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华西秋雨总体偏强。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王志华(央广网发 中国气象局供图)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王志华在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称,8月份,全国平均降雨量为13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28%,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其中明显的特征为北方降雨多,平均降水量达15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63%,为1961年同期最多。华北地区平均降水量20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80%,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多;东北、西北、黄淮、西南地区平均降水量分别为223毫米、113毫米、224毫米和23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66%、62%、60%和32%,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三多。

而纵观6-8月的降水情况,甘肃、四川、湖北、安徽夏季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江苏、陕西、上海为次多,重庆为第三多;广东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少。 

王志华提到,降水偏多也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北方地区的干旱。7月底,我国中旱及以上气象干旱面积为140.3万平方公里,特旱面积为15.3万平方公里,较常年同期缩小。8月以来,东北中南部、华北、西南地区东部、华南南部及新疆、内蒙古东部等地出现明显降水过程,上述地区的气象干旱基本得到解除。截至8月31日,仅在甘肃西北部、西藏西北部等局地存在中到重度气象干旱。

关于9月的全国气候趋势,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称,进入9月,我国进入秋季,影响我国的夏季风逐步减弱,北方地区冷空气开始逐渐增强。冷空气和暖湿气流交汇在中西部地区,形成连绵秋雨,即华西秋雨。根据目前对华西秋雨的预测,今年华西秋雨开始时间偏早,降雨量偏多。根据预报,9月份降雨带主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东部,包括甘肃的东部、陕西、宁夏以及我国西南地区的北部,四川北部、重庆,还有华北、南部、山西的南部、河北的南部,以及黄淮地区、山东等地。

贾小龙提示需重点防御华西地区的秋汛,除此之外,黄河流域、长江上游地区、江汉流域也可能发生秋汛,北方地区可能出现强降雨,上述地区都需要加强防范。

此外,9月正值夏秋交替时节,东北地区南部到长江中下游等地将先后入秋,冷空气活动势力逐渐增强,气温起伏大,王志华提醒公众需预防感冒等疾病发生。随着9月我国各海域夏季休渔期先后结束,同时海上大风多发,部分海域还可能受到台风的影响,须关注天气变化,保障渔船渔民安全。

编辑 范锦桦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