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坑古村:倚山而立、而兴、而名,生生不息
2020-09-03 14:01

西坑古村

“乡愁印迹”第23集

探寻龙岗老历史

讲述龙岗老故事

展示龙岗老风貌

弘扬龙岗老传统

西坑古村位于深圳最高山梧桐山北麓的西坑村,三面环山,由南向北流经全村的梧桐河静静流淌。

深圳市龙岗区文联主席 林楠:上世纪90年代,我作为一名电视记者到西坑来采访的时候,发现梧桐山下这个小山村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给人一种特别平静和谐的感觉,特别有历史感,有厚重感。

在这里,九姓祠堂集中连建在一起;在这里,举全村之力建成的宝塔成了西坑人的精神寄托;在这里,杨槐庄墓葬群成为明代中期以来客家人开发龙岗的历史见证;在这里,至今保留着远近皆知的华侨大屋。

距今300多年前的明末时期,西坑客家李氏始祖李秀贤,率李氏族人,由粤东嘉应州(今梅州市)迁至横岗梧桐山脚下,最先在茜坑河边开辟家园。

清雍正、乾嘉年间,不同姓氏的客家人陆续从嘉应州迁徙而来。因地少人多,居住不便,李、杨、钟、黄等姓氏族人开始选择茜坑河一块较大的河坝地共同修建围屋,这便是后来的西坑大围。

西坑大围属清代广府式围屋,为三纵巷四横巷布局,房屋多为三合土夯筑,前有倒座,开石拱券门,上刻“西坑”二字。

券门两侧镌刻着一副“西居凤翥,坑处龙蟠”的对联,道尽了西坑的人杰地灵。自大围建成后的几百年间,李氏、杨氏、曾氏、魏氏、黄氏、钟氏、林氏等近十个姓氏的客家人聚于一围而和谐共处,他们祠堂相挨,屋宇相邻,共敬一座庙,同饮一口井,成为深圳客家聚居区的特色之一。

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员 杨荣昌:西坑大围的特点是呈长方形,然后四角有角楼,中间是有中心巷,中心巷是直接对着中心巷尾的神厅,神厅一般来讲是供奉的是协天宫。

祭祀着关帝的协天宫,象征着客家人结义勇武、团结互助的精神,他们仿效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兄弟情谊,团结一致、互帮互助,这种精神在西坑村流传至今。

西坑杨氏十一世孙 香港横岗同乡会会长 杨观煌:西坑老围,“和谐”是很重要的一个标志。我知道我的祖先几百年来,都没有吵吵闹闹的,姓与姓之间,没有过争位置、打斗,都没有,很和谐的。

在最早一批来到西坑定居的客家人之中,就有西坑村杨氏始祖杨槐庄,其家族墓葬群已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杨槐庄墓葬群是龙岗区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客家先人墓葬之一,是明代中期以来客家人开发龙岗的历史见证。

西坑杨氏十一世孙 香港横岗同乡会会长 杨观煌:杨槐庄墓葬群啊,就代表一个客家人在宝安地区发展的见证物,我们在这里有380年。

如今,每年农历八月初二,西坑杨氏的海外华人、港澳同胞都会回到杨槐庄墓葬群扫墓,怀念先祖,始终维系着血脉亲情,传递着德孝礼义。

在西坑,村民们不仅重视血脉亲情,更是为追求美好生活而共同奋斗。

相传,清光绪年间,南海一位云游高僧途经西坑,发现山上有一巨石,其形如狮状,嘴朝西坑村,恐西坑将受此石狮所害,遂指点村民修一宝塔,顶住狮嘴,免遭灾难。为此,村民家家户户派人挑砖担沙,在1887年终于建成“镇狮”宝塔。

宝塔为七边形建筑,正面朝南,青砖砌之,各边长1.3米,高四层、7.1米,是龙岗区唯一保存至今的清代“风水塔”,2016年被定为深圳市龙岗区文物保护单位。

一百多年来,宝塔不仅镇住了石狮,更抚慰了村民们的内心,成为了他们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寄托。

风雨飘摇的20世纪初,除了在家乡寻找出路,很多有勇有谋的西坑人远渡海外开拓创业,他们遍布英国、美国、巴西、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使西坑成为了著名华侨之乡。

他们事业有成后回到西坑,建起大屋,践行着客家人叶落归根、热爱家园的传统美德。

西坑杨氏十一世孙 香港横岗同乡会会长 杨观煌:故乡情,推动了他要回来西坑建一套房子,衣锦还乡。

位于西坑大围西南面的三星堂,为西坑巴拿马华侨杨瑞瑶与兄弟杨福安于1941年创建,正面朝北偏西,通面阔43米,进深30米,占地面积1290平方米。

1949年至1984年,杨瑞瑶曾主动腾出大屋作为西安小学(西坑小学前身)校址。除了三星堂,西坑村的沙背坜炮楼院、下坝杨屋都是深圳目前保留较为完整的华侨建筑。

除了建大屋,回到西坑的华侨们更是致力于家乡发展,造福桑梓,其中,有89年历史的西坑小学就是最好的见证。

如今,西坑村拥有了“国家森林乡村”、“广东省生态示范村”、“深圳市文明村”等多个荣誉称号,昔日的先祖故事已成历史。梧桐山依旧那样高耸挺拔,雄伟苍翠,几百年来,西坑客家人倚山而立、而兴、而名,生生不息。


(来源 龙岗融媒 龙岗新闻)


编辑 彭健雄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