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剑戳脚、双头枪套路、醉拳,还有压轴出场的“硬功夫”长枪顶喉、硬功碎铁等一招一式都让现场观众看得目不暇接,随着表演进入高潮,舞台周边早已围满观看的人群,喝彩声、掌声此起彼伏。5月25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戳脚功”第六代传人宋君杰及他的团队首次登场文博会,向大家展示非遗武术“戳脚”的精彩。
戳脚功夫表演。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赵萌/图
经典“戳脚”现场再现
5月25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12号非遗·老字号·工艺美术馆非遗舞台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戳脚代表性传承人、衡水市戳脚武术协会主席宋君杰携妻子、儿子及2名徒弟,现场表演了“戳脚”的经典动作,有玉环步鸳鸯脚、顺风扯旗、乌龙探爪、怀中抱月等。
“我们第一次来深圳,也是首次在文博会上向大家展示国家级非遗戳脚功夫。”宋君杰告诉记者,当接到邀请时,他感到非常激动,带着家人及徒弟立即从河北乘飞机赶来深圳,只希望通过文博会这一国际性文化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戳脚文化、感受中华武术的魅力,也希望通过更多的宣传、推广活动,让国家级非遗戳脚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宋君杰儿子表演戳脚功夫。受访者供图
“不下功夫,哪来功夫”
宋君杰向记者介绍,戳脚的渊源可追溯到元末明初的《水浒传》,其中武松使用“玉环步、鸳鸯脚”醉打蒋门神的故事,正是戳脚中的经典招式。戳脚在清朝道光年间达到鼎盛,主要在山东济宁一带流传,后由其师祖冯克善传入河北饶阳地区,冯克善被衡水武界公认为饶阳戳脚拳的创始人。
宋君杰是饶阳戳脚的第六代传承人,自幼跟随祖父、父亲习练家传戳脚,尽得饶阳戳脚拳真传,并练就了单掌开砖、钢筋绕颈、金刚指、铁砂掌等高难功夫。“我大概四五岁就开始习武了,当时爷爷对我非常严厉”,宋君杰回忆自己儿时习武的场景。被誉为“北腿之杰”的戳脚对于腿、脚的基本功要求极高,所以小时候他扎马步一扎就是1小时,还要练就赤脚踢石头等基本功,“武术这门技艺都是把血水、汗水、泪水、技艺融于一身的,不下功夫,哪来功夫。”宋君杰感叹道。
醉拳表演。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赵萌/图
宋君杰练就了单掌开砖、钢筋绕颈、金刚指、铁砂掌、铁尺排肋等高难功夫,擅长醉拳、醉剑、醉棍,以及被誉为“戳脚之魂”、中华武术活化石的“戳脚十三绝技”,“但父亲非常擅长的‘隔山打牛’等招式,已经近乎失传。”宋君杰告诉记者,父亲练就的“隔山打牛”招式——通过大油锤向手臂砸,而手臂下方的砖块想碎哪块就碎哪块,父亲一下能碎4块砖,习武50多年的自己,目前只能碎2块砖。他感叹,社会发展变化导致练习戳脚这门非遗武术的人减少了。作为戳脚传承人,宋君杰深感责任重大。
借助科技光大非遗武术
“现在我的女儿、儿子戳脚技艺都不错,还经常参加大型表演、各类武术比赛,硕果累累。我还培养了29名弟子跟着习武。”宋君杰告诉记者,从他的父辈开始,戳脚的传承就突破先辈们只传儿子儿媳不传外人、传技不传艺的规定。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戳脚武术,他通过开办武术学校、让非遗走进校园、创办博物馆、出书等方式,尽自己的力量保护好戳脚这份“遗产”,将其发扬光大。
宋君杰(中)携家人及徒弟表演戳脚武功。受访者供图
近年来,宋君杰积极推动非遗武术进校园工作,在全国建立了20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戳脚传承基地,为非遗武术进校园工作投入武术教练教学数百次,参与学生学习达数万人次。宋君杰还自己创办了戳脚博物馆,馆内收藏了2000多件与武术相关的物品,包括器械、书籍、照片等,成为研究和展示传统武术的重要场所。
为了更好地传承,宋君杰拍摄了戳脚专题片。为顺应自媒体时代的发展,宋君杰快速掌握短视频“流量密码”,“一不小心”就成为抖音、快手等平台的网红。同时,他在整理资料和写作时,学习AI技术,让写书的速度更快,“现在通过语音转换就能整理稿件,让我更快速、更好地保留和传承资料。”目前,宋君杰已出版了个人专著《戳脚汇宗-饶阳戳脚-金刚锤》《戳脚汇宗-饶阳戳脚-六合跟》等。
值得一提的是,宋君杰不仅是武术世家,还是中医世家,他在教授武术的同时还开设了中医课程,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全面继承。宋君杰还通过参加各种国际武术比赛和交流活动,让戳脚武术走向了世界舞台,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和赞誉。此外,宋君杰还担任衡水公安特警支队的教官,将武术的实用性融入特警训练中,强化他们的近战搏斗技巧。
宋君杰表示,参加第二十届文博会是一个重要的契机。他将继续致力于武术教育和传承工作,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学习传统武术,从而推动中国武术发扬光大。他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传统武术一定能够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为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编辑 周晓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