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迎来开展第四天,场馆内人流如织、摩肩接踵。其中,在文化产业综合展B馆(11号馆)中的安徽馆,精彩纷呈持续不断。市民及展商络绎不绝来此打卡,体验馆内多样的科技产品,领略安徽文化,体验其创新成果。
读特新闻记者了解到,本届文博会安徽馆展区面积为1287平方米,以“古今辉映 科创未来”为主题,展示安徽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果。
5月26日读特新闻记者探馆后发现,安徽馆大致分为主题展项、融合发展成果区和“潮皖荟集”三个区域。其中,主题展区主要在文化、科技、旅游和建筑等领域采用数字化技术展示安徽文化的一脉传承与创新;融合发展成果区突出品牌和示范,集中展示近年来安徽省在文化科技创新、文化旅游融合等方面的创新产品、文化地标等;“潮皖荟集”展区则打造彰显徽风皖韵的文创集市,销售安徽省文创和非遗产品,展示体验相关制作技艺。
科技创新融入文化传承
市民纷纷打卡高新科技产品
安徽馆内共有近70家企业参展,不少市民驻足于馆前观摩该馆“时空徽影 3D·奇幻空间”影像。值得关注的是,更多市民在馆内的展位上轮流排队,等待体验高新科技产品。
有酷似跑步机的“元宇宙任意门VR万向跑步机”,只要穿戴好设备,戴上VR眼镜,就可以在虚拟现实世界中自由游走。负责人介绍,通过元宇宙任意门,可以近距离深入领略中国斗拱设计的魅力。感受中国古建筑的力与美。
元宇宙任意门VR万向跑步机
还有“文香”品牌的智慧黑板,可进行板书及投屏功能。不少逛展的小朋友在智慧黑板前捣鼓起来,画画涂鸦不亦乐乎。展位负责人则告诉读特新闻记者,文香致力于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让信息技术服务于更好的教育,让教育推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全国各地有至少3万间教室使用该智慧黑板。
值得关注的是,位于馆内一处的VR游戏体验区,是安徽飞信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位。市民通过穿戴特殊服饰及佩戴VR眼镜进入游戏。此外,该产品只需用手操控,并无摇杆之类控制器。
读特新闻记者亲身体验后发现,该产品游戏界面不仅精美,且故事内容丰富,创始人周德文介绍,他们是“AI+三维引擎”的元宇宙创新团队,致力于用创新技术改变虚拟内容行业的生产模式。他希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以内容创新驱动璀璨文化,激发文化新质生产力。
铁画锻制技艺演示
非遗文化让市民大饱眼福
在安徽馆中,不少非遗文化相关企业参展亮相,且一件件精美作品陈列展位上,让观赏市民大饱眼福。此外,还有展位推出体验互动环节,让市民直呼过瘾。
读特新闻记者发现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展位有组织捞纸、晒纸技艺现场展演等活动。负责人严琳表示,文博会期间,市民可免费体验现场活动,感受传统工艺流程。同时她希望,此次活动能够引领宣纸市场新风尚,为更多消费者带来更高品质的文化享受。
馆内,让市民驻足观赏的还有铁画锻制技艺演示活动。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聂传春师从国家工美大师、国家级铁画传承人储金霞学习铁画锻制技艺。
在活动现场,他通过捶打铁丝变红,随后用特殊器械进行制作。他告诉读特新闻记者:“冰冷的铁经过十几秒锻造,会发红,温度会达到800多摄氏度。”他强调,要趁热打铁,以锤代笔,才能锻铁成画。
铁画锻制技艺演示
选购文创和非遗产品
不留遗憾带回家
最让市民能够不虚此行则是将喜欢的产品带回家中。而在安徽馆,不少文创和非遗产品均有售卖,且种类繁多,让参展市民选购。
读特新闻记者发现,馆内不仅有纸、墨、笔、砚等类型的产品,还有中药奶茶万花田、中华老字号金玉滁菊等饮食产品。而吸引读特新闻记者注意的,则是一处卖3D打印产品的展位。
在展示台上,尼龙、树脂、陶泥、金属等各种类型和材料的3D打印产品琳琅满目。
据了解,该展位为安徽省春谷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园展位,其产业园重点开展3D打印软件、材料、装备及应用等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为产业发展提供科研支撑。
展位负责人李思文表示,这是第五次参展文博会。他介绍,产业园始终坚持文化与科技双向赋能、融合发展,把文化作为创新的源动力,结合增材制造的科技实力,不断发展新质生产力。
视频剪辑 黎昭欣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伊诺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张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