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降1900米!新航SQ321事件背后:“严重湍流”究竟是什么?如何应对?
澎湃新闻
05-22 15:56

北京时间21日下午,从伦敦飞往新加坡的新航SQ321旅程还剩大约三个小时,一场混乱突如其来。

据新航官方网站当天稍后发布的消息:一架载有211名乘客和18名机组人员的波音777-300ER型客机在缅甸上空突然遇到强烈气流发生骤降。机长过后宣布机上有医疗紧急状态,要求在泰国曼谷机场紧急迫降。事件导致一人死亡,数十人被送进当地医院接受治疗。

航班追踪网站Flightradar24的数据提供了更多的细节,事故发生在北京时间21日下午3时49分,客机当时的升降速率突然出现急剧变化,从11300米巡航高度急剧降到9400米,在这一高度停留不到10分钟,再次迅速下降,随后不到半小时在素万那普机场着陆。目前事件的详细原因正在调查中。

有研究表明,受全球变暖影响,晴空湍流正在大幅度增加,其中增加最为明显的区域也是世界上航班最为繁忙的中纬度地区。

湍流是什么?

新航SQ321遭遇的强烈气流,又或称为湍流,是由大气不规则的流动所引起的。 它使飞机产生急速的颠簸,严重时飞机可能会短暂失控。飞行中的湍流可能是由风暴、山脉和称为 ‘急流’的强烈气流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人们普遍认为,当飞机在穿越云层遇到强大的垂直气流时,才会出现颠簸。实际上,即使在万里晴空中,有时也会像平静的海面下藏有汹涌的暗流一样,偶尔会出现强烈的扰动气流,使飞机产生剧烈颠簸,航空气象学家称这种来无影去无踪的气流为“晴空湍流”。这种湍流尤其危险,因为它用目前的技术几乎无法探测到。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表示,湍流是造成飞机乘客和机组人员非致命伤害的主要原因。但大型飞机上由湍流导致的死亡和重伤事件非常罕见。

根据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的数据,2009年到2023年间,湍流影响造成美国航班185人严重受伤。据加拿大广播公司报道,自2015年以来,加拿大运输安全委员会已收到56起因飞机颠簸而导致受伤的事故报告,无人死亡。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美国空乘协会 (CWA) 主席萨拉·尼尔森 (Sara Nelson) 表示,初步信息显示新航SQ321此次似乎正是遭遇了“晴空湍流”。

“前一秒,飞机还在平稳飞行,”尼尔森说,“下一秒,乘客、机组人员、未固定的推车或其他物品就被扔得到处都是。”

上一次由“晴空湍流”造成的死亡事故发生在1997年12月美国联合航空公司 (UA) 从东京飞往檀香山的航班上。

尽管对于气象情况造成的航空事故和特定湍流类型的详细分析需要一些时间,然而近年来,类似的事件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去年7月11日,中国国际航空在其官方微博发布通报:国航CA1524航班(上海-北京),在飞行过程中突遇晴空湍流颠簸,一名旅客和一名乘务员受伤。

全球变暖导致湍流增加

有研究表明,气候变化正在加剧全球的“晴空湍流”。

英国雷丁大学(Reading University)去年发布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的一项研究发现,1979年到2020年,北大西洋上空的严重“晴空湍流”增加了 50% 以上。

研究人员发现,湍流的增加可能是由于气候变化对大气高层风速的影响。研究显示,近几十年来,晴空湍流最明显的增加发生在中纬度地区,包括北大西洋上空和美国上空(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之一)。

研究发现,北大西洋上空的平均严重晴空湍流时间从1979年的17.7小时增加到2020年的27.4小时,增加了近一倍。中度湍流时间从70小时增加到96.1小时,增加了37%,轻度湍流持续时间从466.5小时增加到546.8小时,增加了17%。

虽然北大西洋的湍流增加幅度最大,但新研究发现,美国、欧洲、中东和南大西洋上空的其他繁忙航线的湍流也显著增加。

雷丁大学大气科学家、这项研究的合著者保罗·威廉姆斯(Paul Williams)警告称,如果气候变化得不到遏制,未来十年湍流事件可能会增加一倍甚至三倍。

“经过十年的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将在未来增加晴空湍流,现在我们有证据表明这种增加已经开始。”他说道。

应对晴空湍流的办法

上述研究警示,航空公司需要开始考虑如何应对日益加剧的湍流带来的风险和损失。在湍流中飞行的时间每增加一分钟,飞机的磨损就会增加,乘客和空乘人员受伤的风险也会增加。

研究指出,一个应对方法是晴空湍流的预报技术,预报算法的改进将有助于提高飞行员绕过周围晴空湍流的能力,从而有效避免飞机遭遇晴空湍流。

另一个方法是飞机对湍流的动态响应。一些现代飞机在其鼻锥中装配有加速计。只要加速度计有效记录高度的突然变化,就能探知湍流发生区域。飞行员可依此快速调整飞机、进行相应的垂直运动,从而化解湍流造成的飞机突然升降。

威廉姆斯博士补充说:“未来研究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分析世界各地的其他航线晴空湍流的情况。进一步分析湍流发生变化的高度和季节依赖性,并研究不同的气候模式和变暖情景下的湍流变化,从而量化研究结论的不确定性。”

航空安全专家建议,不管原因如何,一旦发生湍流,乘客要保持冷静,并在安全带指示灯亮起或机组人员指示时立即系好安全带。

系紧安全带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剧烈颠簸时受伤的机会。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的一项研究显示,大多数“在湍流中受伤的乘客和空乘人员当时都没有系安全带”。航空公司建议无论长途或短途飞行,整个飞行过程中都系好安全带,并非毫无道理。

而由于空乘人员站立的时间比乘客长,他们是飞机上最脆弱的群体 。事实上,他们受重伤的可能性是乘客的24倍。

(原标题《新航SQ321遭遇严重湍流背后:气候变化使飞行更加危险》)

编辑 张克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张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