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啊~啊~啊啾!🤧

深圳特区报
2024-05-16 23:0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许多市民网友在微信朋友圈等网络平台“晒”看到的“雪景”。原来,木棉飘絮季又来了。

深圳五月惊现飞“雪”?
近日
许多深圳人在各大社交平台
“晒”看到的“雪景”
一团团、毛茸茸的白棉团
多的地方一团挨着一团
看上去宛如一层“薄雪”



原来
是木棉飘絮季又来了

不少网友表示:

可算是个见过“雪”的人了




图源:小红书网友


今天
记者进行走访
采访了多位市民和专业人士获悉
深圳木棉飘絮似雪的景象
预计在本月底会结束
相关部门已采取治理举措
减少飞絮的影响


图源:深圳城管


这些飞絮是如何形成的?
南北方的飞絮有何区别?
对身体健康有影响吗?

跟着小特一起来了解下吧~


飞絮飞舞
市民感受不一


近段时间
走在深圳街头就能看到
起风的时候
这些白棉团如同“雪花”般飞舞起来
漫天飞扬
引来过路人驻足围观


有人好奇地用手摸了摸
“摸起来很暖很细腻”
“感觉白绒绒的有点可爱”


有市民表示:
此景此景好美好梦幻
但也有市民:
因“飘雪”感到烦恼






图源:小红书网友

家住福田景田片区的
林女士到景蜜公园锻炼时
受到飞絮困扰



我有慢性鼻炎
前几天一进来公园
风很大,飞絮飘得很好厉害
我一直打喷嚏


家住罗湖区的梁老师
在荔枝公园散步时也感到不适


刚坐下来就有飞絮飘过来

飘到脸上、眼睛上

换了几个地方坐都还有



飞絮扰人

花开喜人



这些飞絮
其实是木棉科植物
如木棉、美丽异木棉果实的一部分

还记得吗?

春天里

这些开得嫣然俏丽

烈焰灼灼的英雄花

是市民游客争相打卡拍照的

鹏城春日胜景


图源:深圳城管、小红书网友

木棉在我国华南地区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也是优良的园林植物,木棉花是广东省的省花,其壮硕的躯干、顶天立地的姿态犹如英雄一般,因此也被称作英雄树。


据园林专业人士介绍
进入初夏
木棉科植物开始结果
成熟的果实会分裂成5瓣
露出白棉团
此时就会出现一个个绵软的白团团
悬挂在枝头的景象


图源:深圳城管


这些白棉团
许多木棉纤维和黑色的种子组成
种子会随木棉纤维飞散
木棉纤维随着种子的成熟
伴随种子一起飘向四方
这就是飞絮

南北飞絮有差异

多方评估治理



北京等城市杨柳飘絮
南京等城市梧桐飘絮
引起网友的关注
北方和南北飞絮一样吗?

什么是杨柳絮?

杨絮指的是杨树的种子,当杨树的果序要成熟的时候,果就会开裂从而导致杨絮四处飞舞。而柳絮则指的是柳树种子,柳树种子上面的白色绒毛,经常会随风飞散,就如同飘絮一样,所以又被称为柳絮。二者的外形是不一样的,通常杨絮的质地较为凝聚,和棉花比较相像,而柳絮相较于杨絮会更加的纤细分散,因此可以随风飘的更远。


为什么春天会多发杨柳絮?


杨柳絮飞舞和气象条件的关系密不可分,气温升高、光照充足、空气湿度小以及一定的风速都有利于飞絮的飘散。


以华北地区最早开始飘絮的白毛杨为例,当日平均气温达到14℃、相对湿度小于75%时,杨絮就开始在风中飞舞。在华北一带,往往4月上旬前后达到这一标准,杨絮开始飘飞。杨絮飘飞10余天后,柳絮也会进入飘飞期。





图源:小红书网友



木棉的纤维长

根据研究可达到8到34毫米

主要到达鼻腔

木棉絮不含有毒物质



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运行监管部副主管沈晓岚表示,“我们也收集研究了北方治理飞絮的做法,包括喷淋,在飘絮期,我们主要喷淋湿水和水溶性蛋白胶,让飞絮粘结在一起,不容易飘散,或者用高压水枪把飞絮冲下来。


业内人士注意到,北方还采用了注射生物药剂等抑制飞絮的办法,生物药剂可以抑制花芽分化,但这个手段没办法用在木棉上。众所周知,木棉花非常漂亮,深受欢迎,如果采用了这个办法,导致木棉不开花,也不行。


杨柳絮。图源:中国疾控中心


近期
深圳城管部门
已采取了措施治理飞絮
集中力量、加快清理已飘落棉絮
在合适的时间段
采用高竹竿等工具集中处理棉果
果实成熟前
对木棉科植物进行集中修剪
从源头减少飞絮飘落

图源:深圳城管


还有什么好办法防治飞絮?
不少深圳人提出一些建议
👇

“在规划种植木棉树的时候,能不能相对远离住宅区。”


“过不过敏的都要注意防护,我有鼻炎,习惯了在换季的时候戴口罩。”

“关注到北京、南京等城市,飞絮的时候有预报预警,高发期的时候高压水车清理,力度很大。”

“期待通过科学技术的办法,解决市民的痛点,而不是砍树。”

飞絮季来临

这些事项需注意



飞絮对患有鼻炎、哮喘病等

过敏体质的人可能有影响


飞絮可能会对呼吸道产生刺激,引起呼吸道不适或者过敏反应。同时,飞絮飘到皮肤上,也有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等症状。


过敏体质的深圳人外出时

要注意对口、鼻、眼、皮肤等

暴露在外的部分做好防护措施

在家里和车内也可减少开窗时间

避免接触飞絮



接触飞絮后
切勿揉搓眼睛
可用清水清洗面部
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和口腔



若出现打喷嚏、鼻子不舒服

长出风团等情况

应及时就医哦~


这样的“下雪”景观

预计在本月底结束


大家还有什么防护小妙招

欢迎来评论区分享哦


(综合:深圳特区报、深圳城管、人民日报、中国疾控中心、网友晒图)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